-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徐 惇 济 久 不 食 肉 宋 /苏 简 举 家 食 肉 迹 虽 陈 ,端 有 寒 儒 继 后 尘 。杜 老 长 鑱 聊 卒 岁 ,颜 生 陋 巷 不 逢 辰 。啖 毡 窃 喜 全 高 节 ,食 肉 从 来 鄙 要 津 。扪 腹 只 应 多 愧 负 ,天 教 吾 党 合 清 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镵(cháng chán)的意思:指人心思长远,不为眼前小利所动。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逢辰(féng chén)的意思:逢辰指的是遇到有利的时机或时刻,也可以用来形容逢到吉利的日子或节日。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寒儒(hán rú)的意思:指贫穷的儒者,形容学问深博而生活贫困。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继后(jì hòu)的意思:接着之后,紧接着
家食(jiā shí)的意思:指在家中吃饭,也泛指家常饭。
举家(jǔ jiā)的意思:带着全家一起离开或迁徙。
愧负(kuì fù)的意思:对不起,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或信任。
陋巷(lòu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破旧、不起眼的巷道或街道,也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扪腹(mén fù)的意思:用手触摸自己的腹部,表示饥饿的程度。
窃喜(qiè xǐ)的意思:暗自庆幸或暗自高兴。
清贫(qīng pín)的意思:指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富和物质。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吾党(wú dǎng)的意思:指自己所属的党派或团体。
颜生(yán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红,形容害羞、害怕或尴尬的心情。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 注释
- 举家:全家。
食肉:吃肉。
迹虽陈:痕迹虽旧。
寒儒:贫穷的读书人。
继后尘:追随前人的足迹。
杜老:杜甫。
长镵:长锄。
聊卒岁:勉强度日。
颜生:颜回。
陋巷:简陋的巷子。
不逢辰:命运不佳。
啖毡:吃粗劣食物。
窃喜:暗自高兴。
全高节:保持高尚节操。
鄙要津:鄙视权贵的美食。
扪腹:抚摸肚子。
祇应:只觉得。
愧负:惭愧。
天教:上天让。
吾党:我们这一群人。
合清贫:注定清贫。
- 翻译
- 全家依赖肉食度日,尽管痕迹已显陈旧
杜甫老翁用长锄勉强度日,颜回身处陋巷命运多舛
吃粗劣食物却庆幸保持高洁节操,视权贵美食为鄙俗之事
抚摸着空虚的肚子只感到惭愧,上天让我们这一群人注定清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简的作品《次韵徐惇济久不食肉》。诗中,诗人以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高尚节操的坚守。首句“举家食肉迹虽陈”描绘了家庭虽然曾经条件艰苦,但仍然保持基本的生活状态;“端有寒儒继后尘”则强调了即使生活艰难,仍有读书人坚持清贫。
诗人引用杜甫(杜老)和颜回(颜生)的典故,前者用长镵(农具)度日,后者在陋巷中仍不失其德行,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志向不改。诗人对于“食肉”的看法,认为虽然物质上贫乏,但鄙视那些过于追求权势财富的人,“食肉从来鄙要津”。
最后两句“扪腹祇应多愧负,天教吾党合清贫”,诗人自责于未能更好地满足家庭生活,但又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守清贫。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和对清贫生活的认同,以及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