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幢(bì zhuàng)的意思:意指宫殿或庙宇的墙壁,也引申为华丽壮观的建筑。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红旆(hóng pèi)的意思: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斗争和胜利。
禁闼(jìn tà)的意思:指禁止通行的大门或门户,比喻对外界封闭,不容人进出。
留使(liú shǐ)的意思:指在外地任职的官员因在任期满后留在原地工作,不愿返回原籍。
骑竹(qí zhú)的意思:指骑在竹马上,表示童年时期的友谊与纯真。
褰帷(qiān wéi)的意思:指揭开帷幕,揭示真相。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山落(shān luò)的意思:山峰落下,形容山势陡峭。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童骑(tóng qí)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骑在马上,形容孩子年幼无知,不懂事情。
卧辙(wò zhé)的意思:指车马行进中突遇阻碍,不能再前进。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 翻译
- 碧绿的旗帜在西风中飘扬,几点远山映入眼帘。
我静卧车中,正凝视着留下的使者,早已从帷幕后辨识出主将的身影。
孩子们骑着竹竿迎接放牧归来的牛羊,乡亲们谈论着封赏棠梨树以纪念召公的往事。
人们期待着汲黯这样的贤臣居于宫中,但忧虑淮扬之地又要面临匆忙的变故。
- 注释
- 碧幢:碧绿的旗帜。
红旆:红色的旗子。
西风:秋风。
淮山:淮河两岸的山。
卧辙:静卧车中。
留使者:留下处理事务的使者。
元戎:主将。
儿童:小孩。
骑竹:骑在竹竿上。
并牧:一同放牧的牛羊。
父老:乡亲们。
封棠:封赏棠梨树。
召公:古代贤臣。
汲卿:汲黯,古代贤臣。
禁闼:宫门,宫廷。
淮扬:淮河和扬州地区。
匆匆:匆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送邓漕移帅扬州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送别邓漕前往扬州任职的场景。首句“碧幢红旆拥西风”,以鲜明的色彩和动态的“西风”形象地展示了邓漕出行的壮观场面,旗帜飘扬,秋风送行。接下来,“几点淮山落眼中”,通过寥寥数点淮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离的依依不舍之情。
“卧辙正看留使者,褰帷早已识元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邓漕的敬仰和对其才能的认可,暗示邓漕在过去的任职中已有显著成绩。“儿童骑竹迎并牧,父老封棠记召公”,通过描绘当地百姓的欢迎场景,展现了邓漕深受爱戴,连儿童和老人都对他充满期待。
最后两句“人望汲卿居禁闼,淮扬只恐又匆匆”,表达了人们对邓漕的期待和担忧,希望他能在扬州继续造福一方,但又担心他很快会被朝廷召回,流露出对邓漕去留不定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地方官员的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