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年,万乘至。
- 翻译
- 把龙头当枕头,枕在龙的角上。不用等三年,自然会消损。
把龙头当枕头,枕在龙的耳边。不用等三年,帝王之尊就会到来。
- 注释
- 安龙头:安置龙头,比喻占据要位或掌握大权。
枕龙角:枕着龙的角,象征处于权力的核心。
不三年:不需要很长时间,比喻时间很短。
自消铄:自己就会衰退、消失,指势力或健康状况等的自行减退。
龙耳:龙的耳朵,延续前文比喻,强调位置的尊贵。
万乘至:万乘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驾,这里代指帝王或王权的到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安详、祥瑞的景象,通过对龙头和龙角、龙耳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吉祥的预兆。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和好运的象征,这里被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状态的稳固与兴盛。
诗中的“安龙头,枕龙角”和“安龙头,枕龙耳”都是在形容一种安稳、坚固的状态。龙头和龙角、龙耳都代表着力量和稳定性的部分,将之作为“枕”(头枕),意味着依托于强大而不朽的象征。
两次出现的“不三年,自消铄”和“不三年,万乘至”,则是对时间的预言。这里的“不三年”指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自消铄”可能是指自然而然地瓦解或消散,而“万乘至”则意味着无数的车辆到来,即繁华盛世或大批人群聚集。
整首诗通过龙的形象和对未来时间的预言,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信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春意满南国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
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
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
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
艳神仙,轰鼓吹,引遨头。
文章太守,此时宾从敌应刘。
回首升平旧事,未减当年风月,一醉为君酬。
明日朝天去,空复想风流。
念奴娇·阿环家住阆风顶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
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
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喉红颊。
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
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
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
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穷笈。
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
水调歌头·千古钓台下
千古钓台下,老尽去来人。
倚空绝壁,朝暮秀色只如春。
高挂瀑泉千尺,洗到云根山骨,无处着风尘。
秋尽玉壶冷,别是一乾坤。
问当日,中兴将,汉功臣。
云台何在,寂寞谁复记丹青。
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
无限兴亡意,舒卷在丝纶。
满庭芳·世事难穷
世事难穷,人生无定,偶然蓬转萍浮。
为谁教我,从宦到东州。
还似翩翩海燕,乘春至、归及凉秋。
回头笑,浑家数口,又泛五湖舟。
悠悠。
当此去,黄童白叟,莫漫相留。
但溪山好处,深负重游。
珍重诸公送我,临岐泪、欲语先流。
应须记,从今风月,相忆在南楼。
燕山亭·暖霭辉迟
暖霭辉迟,雨过夜来,帘外春风徐转。
霞散锦舒,密映窥,亭亭万枝开遍。
一笑嫣然,犹记有、画图曾见。
无伴。
初睡起,昭阳弄妆日晚。
长是相趁佳期,有寻旧流莺,贪新双燕。
惆怅共谁,细绕花阴,空怀紫箫凄怨。
银烛光中,且更待、夜深重看。
留恋。
愁酒醒、霏千片。
风流子·新禽初弄舌
新禽初弄舌,东郊外、催尔踏青期。
渐晴滟翠漪,惠风骀荡,暖蒸红雾,淑景辉迟。
粉墙外,杏花无限笑,杨柳不胜垂。
闲里岁华,但惊萧索,老来心赏,尤惜芳菲。
平生歌酒地,空回首,惆怅触绪沾衣。
谁见素琴翻恨,青镜留悲。
念千里云遥,暮天长短,十年人杳,流水东西。
惟有寄情芳草,依旧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