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方 辰 孙 赴 崇 安 尉 宋 /刘 克 庄 遁 翁 精 舍 久 荒 凉 ,君 去 应 先 炷 瓣 香 。畴 昔 二 难 贤 可 并 ,即 今 一 个 弱 堪 伤 。时 平 多 有 农 耕 野 ,官 好 浑 无 卒 下 乡 。莫 作 寻 常 黄 绶 看 ,子 真 向 亦 尉 南 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二难(èr nán)的意思:指面临两个难题或困境,无法抉择或解决。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农耕(nóng gēng)的意思:指辛勤努力地工作或耕种,比喻付出辛勤的努力去追求事业或目标。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下乡(xià xiāng)的意思:指农民外出务农、探亲或参观学习等活动。
贤可(xián kě)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有才智、有道德修养。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 翻译
- 遁翁的居所长久荒废,你离去想必会先点上香火。
昔日的两位贤者可相提并论,如今只剩一人,显得孤单凄凉。
时局太平,田野间多是农夫耕作,官员们几乎不再下乡巡查。
不要把这普通的官职看轻,你就像当年的子真,也曾担任过南昌县尉。
- 注释
- 遁翁:指隐士或已故之人。
精舍:精致的书斋或修行处。
荒凉:无人打理,显得冷清。
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离去的人。
炷瓣香:点燃香火,表示敬意或怀念。
畴昔:往昔,从前。
贤可并:才能出众,可以相提并论。
弱堪伤:形单影只,令人怜悯。
时平:社会安定,太平时期。
农耕野:农民在田野劳作。
卒:古代对官吏的称呼,此处指官员。
下乡:到乡村巡查。
寻常:平常,普通。
黄绶:黄色的印绶,古代低级官员的标志。
子真:历史上的人物,可能指有类似经历的人。
尉南昌:担任南昌县尉的官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和超脱的情怀,开篇即以“遁翁精舍久荒凉”展现出一种岁月静好而又带有几分凄清的意境。这里的“遁翁”指隐居之士,其精舍因长时间无人问津而显得寂寞冷清。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孤独和淡泊。
紧接着,“君去应先炷瓣香”一句,表达了一种别离之情。这里的“炷瓣香”通常用于佛教礼仪,寓意深长,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告别之际,诗人提醒对方要在启程前先行点燃香烛,这既是对朋友离去的一种祝愿,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畴昔二难贤可并,即今一个弱堪伤”两句,则抒写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古人常以“二难”指代困难和挫折,这里“即今一个弱堪伤”,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易和脆弱所感同身受之痛。
接下来的“时平多有农耕野,官好浑无卒下乡”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社会景象。在太平盛世里,农民勤劳地在田间劳作,而官员则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里透露出的可能是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最后,“莫作寻常黄绶看,子真向亦尉南昌”两句,则是一种告诫和自勉。诗人劝慰对方不要像平常那样以物质礼物(黄绶)来衡量情谊,而是希望能够在精神上得到理解和支持。最后一句“子真向亦尉南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期许,愿意陪伴其到达目的地,即使是远离的南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长松闻捷音
十里登山访定身,衣边犹带簿书尘。
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家家钗钏何须惜,难买尧眉一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