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粤(bǎi yu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繁荣、兴盛。
白简(bái jiǎn)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所用心的人。
豺虎(chái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或事物。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封事(fēng shì)的意思:指为了表彰和奖励某人或某事而写的文章或书信。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虎中(hǔ zhōng)的意思:形容陷入困境,处境危险。
江干(jiāng gān)的意思:江河的岸边,指江河边的地方。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洛下(luò xià)的意思:指洛阳城下,泛指离家远行或离开故乡,也可以表示离别或别离之情。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无封(wú fēng)的意思:没有封建制度,指社会没有等级制度或者没有人能够统治全国。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虞廷(yú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楼船箫鼓(lóu chuán xiāo gǔ)的意思:形容盛大的场面或热闹的气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庞侍御归京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联“楼船箫鼓动江干,绣斧风霜九月寒”以壮丽的景象开篇,楼船上的箫鼓声在江面回荡,绣斧(古代官吏所持的象征权力的工具)在九月的寒风中显得格外肃穆,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曾睹朱轮埋洛下,即看白简动朝端”转而回顾历史,提到曾经在洛阳见到过显赫的朱轮车(象征高官),而现在却看到白简(古代文书,此处指官员的任命或奏折)在朝廷中引起震动,暗示了权力更迭与政治风云的变化。
颈联“伤心豺虎中原满,在眼烽烟百粤残”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这里使用了“豺虎”和“烽烟”这样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南方百粤之地也饱受战火之苦,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尾联“明到虞廷承燕问,可无封事报金銮”则寄希望于未来的和平与稳定。诗人想象着庞侍御到达京城后,能够向皇帝提出建议,传达百姓的心声,为国家的治理贡献智慧。这里的“封事”指的是密封的奏章,用于秘密上呈给君主,显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和对庞侍御的深厚信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人归京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和平的期盼,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外舅韵戏呈舍人叔丈
接栋兄过弟,忘怀汝与吾。
缠头新办锦,买笑近量珠。
怒释泥中婢,欢全膝下奴。
使无驱豆法,亦合赌樗蒱。
再次转庵韵
安石移根烦使指,花蹙红绡谁擘毁。
封姨妒作阿醋呼,同调何殊申及甫。
肯怜颠倒落绛英,祇觉韩公用心苦。
流传午节遂成例,萱草戎葵并驱使。
真能染却白云殷,灵囿鲜繁金谷水。
诗人爱节因爱花,射团点缀追前矩。
炎官鍊丹成绛雪,獭胆分杯凝赤髓。
谁言不似舞裙红,色相异观特私喜。
点化精神欲然句,晋宋风流坡独取。
鄙哉摘实儿女见,却要瓶罂结多子。
汪端彦听雨轩
诗问池堂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
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
为母静弹琴几曲,遣杯同举酒千卮。
苏公感寓多游宦,岂不临风尚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