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病愈后听雨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啼痕襟上渍盈盈”,以“啼痕”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打湿衣襟,仿佛是泪水浸透,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接着,“心逐云边暗计程”,诗人的心随着飘动的云彩,默默计算着归途的距离,流露出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已是泠泠不堪听”,进一步深化了听雨的感受。泠泠之声,本就令人感到清凉与宁静,但在诗人病愈之后,这种声音却变得难以承受,可能是因为身体还未完全恢复,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触动了敏感的神经。最后,“偏和檐铁作秋声”,将听雨的场景与秋天的檐铁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秋日景象。檐铁的滴答声与雨水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秋天特有的声音,既增添了季节的韵味,也强化了诗中情感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后听雨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友竹轩为东吴吕氏作
幽人结交异凡俗,平生爱此潇湘绿。
醉日移栽閒地遍,炎天坐倚清风足。
岂同踏雪觅寒梅,不似休官为黄菊。
天际期看彩凤下,溪清或见苍龙浴。
我昔閒居大庾南,手执遗经向空谷。
幽怀独与此君期,肯使春花乱吟目。
风度年来久暌别,世情日见多翻覆。
劲节不渝终比石,清标言念温如玉。
知君有意结岁寒,嗟我无端动心曲。
何当骑马造斯轩,更为狂歌继淇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