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河头入山·其一》
《自河头入山·其一》全文
明 / 何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宵烟未散笋舆行,花落东风有声

茅屋隔松蒸秫火,光和残月天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尚(fēng shàng)的意思:风尚指的是一种社会风气、流行趋势或时尚潮流。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时期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宵烟(xiāo yān)的意思:指夜晚时烟雾弥漫,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山中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宵烟未散笋舆行”,以“宵烟”点出夜色已深,而“笋舆行”则暗示了诗人乘坐竹轿穿行于山中,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花落东风尚有声”,通过“花落”与“东风”的相互作用,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也通过“尚有声”强调了即使在夜晚,自然界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增添了诗的生动感。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立体,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花瓣的声音,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生命的律动。

“茅屋隔松蒸秫火”,这一句将视线拉回人间,通过“茅屋”与“松”、“秫火”的结合,构建了一个温暖而质朴的生活场景。秫火,即高粱酒燃烧时发出的火焰,既烘托了夜晚的温馨,也暗含了生活的烟火气。同时,松树的挺拔与茅屋的简陋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光和残月到天明”,以“残月”作为时间线索,暗示了从夜晚到黎明的过渡。这里的“光”不仅指月光,也包括茅屋中秫火的光芒,以及万物在晨光初照下的微光。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从黑夜到白昼逐渐明亮的画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山行的宁静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何绛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

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

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

万里不以力,群游森会神。

威迟白凤态,非是仓庚邻。

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

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

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

(0)

陇头行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0)

璧池望秋月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

满轮沈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

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

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0)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0)

闻颜尚书陷贼中

闻说征南没,那堪故吏闻。

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国破无家信,天秋有雁群。

同荣不同辱,今日负将军。

(0)

七言·其五十七

当年诗价满皇都,掉臂西归是丈夫。

万顷白云独自有,一枝丹桂阿谁无。

闲寻渭曲渔翁引,醉上莲峰道士扶。

他日与君重际会,竹溪茅舍夜相呼。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