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尚(fēng shàng)的意思:风尚指的是一种社会风气、流行趋势或时尚潮流。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时期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宵烟(xiāo yān)的意思:指夜晚时烟雾弥漫,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山中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宵烟未散笋舆行”,以“宵烟”点出夜色已深,而“笋舆行”则暗示了诗人乘坐竹轿穿行于山中,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花落东风尚有声”,通过“花落”与“东风”的相互作用,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也通过“尚有声”强调了即使在夜晚,自然界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增添了诗的生动感。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立体,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花瓣的声音,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生命的律动。
“茅屋隔松蒸秫火”,这一句将视线拉回人间,通过“茅屋”与“松”、“秫火”的结合,构建了一个温暖而质朴的生活场景。秫火,即高粱酒燃烧时发出的火焰,既烘托了夜晚的温馨,也暗含了生活的烟火气。同时,松树的挺拔与茅屋的简陋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光和残月到天明”,以“残月”作为时间线索,暗示了从夜晚到黎明的过渡。这里的“光”不仅指月光,也包括茅屋中秫火的光芒,以及万物在晨光初照下的微光。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从黑夜到白昼逐渐明亮的画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山行的宁静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
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长人。
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
万里不以力,群游森会神。
威迟白凤态,非是仓庚邻。
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
曝露墙壁外,终嗟风雨频。
赤霄有真骨,耻饮洿池津。
冥冥任所往,脱略谁能驯。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