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警征人,顿者巡溪步。
看松乘西风,荡此林影趣。
古翠扑面老,肯放所历住。
薄言(bó yán)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短、不多。
采樵(cǎi qiáo)的意思:指采集柴火。比喻劳动艰苦,生活艰辛。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路头(lù tóu)的意思:指事情到了最后的阶段,即将完成或结束。
芒屦(máng jù)的意思:指不修边幅的样子。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野店(yě diàn)的意思:野店是指在野外或偏远地区设立的小店铺,也用来形容生活条件简陋、环境艰苦的地方。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转盼(zhuǎn pàn)的意思:形容眼神忽明忽暗,不定而富有情感。
这首宋诗《庐山杂兴二首(其一)》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征人在山中行进的情景。首句“钟声警征人”以钟声唤醒了远行之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开始。接着,“顿者巡溪步”描绘了诗人或行人停顿脚步,沿着溪边小径前行。
“转盼失路头,红日生黄雾”写出了环境的迷蒙,路途的曲折,以及太阳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苍茫之感。随后,“看松乘西风,荡此林影趣”通过欣赏松树在秋风中的摇曳,诗人体验到了自然之美,享受着漫步林间的乐趣。
“古翠扑面老,肯放所历住”表达了诗人对古老翠绿的山林的留恋,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份宁静之中。然而,“幽聆采樵怨,薄言向谁诉”又透露出听到樵夫劳作的哀怨,诗人感到无处倾诉内心的感触。
最后两句,“且复栖野店,低头解芒屦”,诗人决定暂时栖身于山野小店,卸下疲惫的草鞋,流露出寻求片刻休息和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深沉的意境和生活气息。
冈岭如环不可束,登高欲穷千里目。
谢公喜搜山水区,柳侯爱记蛮荒俗。
林花艳舒鹤顶红,潭水澄逾鸭头绿。
逸兴犹看行负瓢,天籁不劳歌按筑。
怪石突兀当关蹲,老树连蜷卧涧曲。
趋庭诗学杜甫吟,志隐篇效苏过续。
悠然归咏舞雩风,何时更濯沧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