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来主玉光亭,老柳频看秃又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孙 子 肃 子 仪 兼 寄 子 进 宋 /赵 蕃 自 君 来 主 玉 光 亭 ,老 柳 频 看 秃 又 青 。鸡 黍 欣 留 故 人 饭 ,文 书 恶 杂 长 官 厅 。乡 来 念 别 今 真 去 ,从 此 微 言 孰 为 听 。伯 氏 譍 门 季 同 役 ,叹 予 无 策 佐 扬 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氏(bó shì)的意思:指以伯父自居,傲慢自大的人。
长官(zhǎ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尤指军队中的上级领导。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官厅(guān tīng)的意思:指官员的办公场所,也用来比喻高层权力机构。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同役(tóng yì)的意思:同年同辈的人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无策(wú cè)的意思:没有办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乡来(xiāng lái)的意思:指人们从乡下来到城市或外地。
扬舲(y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应门(yìng mén)的意思:应门指的是应对门户之外的事物,表示应对外界变化和挑战。
- 翻译
- 自从你来到玉光亭,老柳树也频频换新青。
热情款待你,留下鸡肉米饭共进餐,但文书繁杂让长官厅增添烦恼。
回忆当初离别,如今真的要离去,今后谁来倾听那些深意的话语。
兄长应门,弟弟一同忙碌,我感叹无计助你扬帆远航。
- 注释
- 自:自从。
君:你。
来:到来。
主:主持。
玉光亭:玉光亭(地名)。
老柳:老柳树。
频看:频繁观看。
秃又青:枯黄后又转绿。
鸡黍:鸡肉米饭(招待客人的食物)。
故人:老朋友。
饭:饭食。
文书:公文。
恶杂:繁多且杂乱。
长官厅:长官的办公室。
乡来:当初。
念别:怀念分别。
今真去:现在真的要离开。
微言:含蓄而重要的言语。
伯氏:兄长。
季:弟弟。
同役:一同忙碌。
叹:感叹。
予:我。
策:办法。
佐:辅助。
扬舲:扬帆航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孙子肃子仪兼寄子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孙子孙儿们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首句“自君来主玉光亭”描绘了孙子主持玉光亭的场景,暗示他们过去的时光;“老柳频看秃又青”通过老柳的变化,寓言岁月流转,人事更迭。
“鸡黍欣留故人饭”表达了诗人对孙子们友情的珍视,希望他们在离别前能共度温馨时光;“文书恶杂长官厅”则反映了现实中的公务繁忙,与前文的亲情氛围形成对比。
“乡来念别今真去”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诗人感伤地意识到孙子即将离开,不禁怀念起过去的相聚。“从此微言孰为听”表达了对孙子们离去后无人能再聆听自己深沉教诲的遗憾。
最后两句“伯氏应门季同役,叹予无策佐扬舲”中,“伯氏应门季同役”描述了兄弟俩共同承担家务的场景,而“叹予无策佐扬舲”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陪伴孙子们远行的无奈和叹息,表达了深深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情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赵蕃深厚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棹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九日长安作
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
归心随旅雁,万里在沧洲。
残照明天阙,孤砧隔御沟。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