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野鸠争树落,几番闲蝶入花屯。
海幢亦是杨孚宅,谁过诃林细共论。
常事(cháng shì)的意思:常见的事情,平常的事情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诃林(hē lín)的意思:指人的言辞狂妄、夸大或虚假。
乱世(luàn shì)的意思:指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这首诗《虞翻园》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描绘虞翻园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虞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知己难遇的感慨。
首联“放逐孤臣旧有园,空阶一立忆虞翻”,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诗人身处被放逐的境地,回想起曾经的园子,心中不禁涌起对虞翻的怀念之情。虞翻,三国时期的人物,因直言进谏而屡遭贬谪,与诗人境遇相似,故而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颔联“欺人乱世寻常事,知己平生岂易言”,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乱世中人情冷暖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里,欺瞒与背叛似乎成了常态,而真正能够理解自己、成为知音的人却难寻其踪。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颈联“无数野鸠争树落,几番闲蝶入花屯”,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生动画面。无数野鸠在树间争抢着栖息之地,几只蝴蝶悠闲地飞舞于花丛之中。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向往。
尾联“海幢亦是杨孚宅,谁过诃林细共论”则以海幢(可能指佛教中的佛塔或寺庙)与杨孚宅(杨孚为三国时期的人物,与虞翻同为被贬之人)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像杨孚一样,深入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然而,这样的知音似乎难以寻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虞翻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乱世中人情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无奈与渴望。
罟师贪得鱼,不惜鱼化汁。
屠伯恬杀牛,不见牛眼湿。
嗟彼杀业多,所以遭汝得。
彼债既已偿,汝忧差独急。
微性怜朱朱,愚仁赦鸭鸭。
三品戒庖厨,百笾谢巾羃。
兽炭与松明,入垆平等赤。
象髓与韭菹,入喉平等白。
深坐不横参,大欢不洿帻。
敢邀天公怜,庶免佛子泣。
静念古贤人,饥驱食常缺。
今我馀草蔬,犹堪飨嘉客。
推此告同心,暴殄非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