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隔邻郡,久未泛归槎。
叫啼索梨栗,短裳或露胯。
报赛(bào sài)的意思:指报告、通报比赛的结果。
鄙俚(bǐ lǐ)的意思:指粗俗庸俗,低级趣味。
不雅(bù yǎ)的意思:不端正、不得体、不庄重的行为或言辞。
谗口(chán kǒu)的意思:指说话诽谤、造谣中伤他人。
杵臼(chǔ jiù)的意思: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东墙(dōng qiáng)的意思:指权势垂落、势力衰退或失去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二女(èr nǚ)的意思:指两个女子。
福嘏(fú gǔ)的意思:福气、好运。
隔邻(gé lín)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距离很近,但彼此之间却相互疏远,不互相交流。
勾龙(gōu lóng)的意思:指勾住龙尾,意味着能够掌握大局、掌控全局。
故常(gù cháng)的意思:故常指的是过去常常或久经常的事物。
家节(jiā jié)的意思:家庭和睦、团结和谐的节日。
徼福(jiǎo fú)的意思:指通过勉强达到的福分,形容得来不易或权宜之计。
禁酒(jìn jiǔ)的意思:禁止饮酒或戒酒。
窘局(jiǒng jú)的意思:指陷入困境、进退两难的局面。
久困(jiǔ kùn)的意思:长时间被困扰或困住
老瓦(lǎo wǎ)的意思:指年老而有经验的人。
老钝(lǎo dùn)的意思:指人年老或头脑迟钝。
梨栗(lí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现极好,非常出色。
里巷(lǐ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的巷子或小街道,也用来形容人口密集、繁华热闹的地方。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民俗(mín sú)的意思:指民间传统的习俗和风尚。
明旦(míng dàn)的意思:指次日清晨,明天早晨。
乃翁(nǎ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
南荣(nán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享有声望和荣誉。
排闷(pái mèn)的意思:排遣烦闷、消除郁闷。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青箬(qīng ruò)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才华和志向。
秋社(qiū shè)的意思:秋天举办的社交活动或聚会
土毛(tǔ máo)的意思:指没有文化修养、见识狭窄、思想保守、不懂世故的人。
梧槚(wú jiǎ)的意思:指仁人志士心怀天下,立志报国。
嬉戏(xī xì)的意思:指玩耍、嬉戏、游戏等轻松愉快的活动。
下体(xià tǐ)的意思:指人体的下半部分,特指生殖器官。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娅姹(yà chà)的意思:指美丽貌美的女子。
有故(yǒu gù)的意思:有故意味着有故事、有来历,形容事物有一定的背景或由来。
幼稚(yòu zhì)的意思:幼稚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天真、稚气,也可以指成年人思想、行为不成熟。
症瘕(zhèng jiǎ)的意思:指疾病或困扰人的问题。
痔漏(zhì lòu)的意思:指痔疮患者的大便有时畅通无阻,有时又不通畅。
炙輠(zhì guǒ)的意思:形容火热的太阳。
中脘(zhōng wǎn)的意思:指人体的脐部,也用来形容事物的中心或核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农村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乡土民俗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贫苦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节庆的怀念。
开篇“清晨视园树,槁叶脱梧槚”两句,设置了一种秋天萧瑟的氛围。接着“邻家馈彘肉,里巷作秋社”写出了乡村中人们在秋收之后举行祭祀活动的情景,这是古代农民对土地和神灵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也反映出农业社会对季节更迭的依赖。
“报赛有故常,民俗其敢罢”表明这些习俗已经根深蒂固,不会轻易改变。紧接着“勾龙得无羞,土毛旱欲赭”两句则是对农村贫困状况的描绘,勾龙可能指的是贫瘠的土地,而土毛旱欲赭则形象地表达了土地因干旱而变色的景象。
“贫家节□常,素不徼福嘏”中,“节□常”处有字未全,但从上下文可以推测是指节日的习俗或生活,这里强调的是贫困家庭即便在节庆时刻,也难以享受到应有的欢乐。“素不徼福嘏”则表明他们平素就不曾奢望过多余之物,更别说是在特殊的节日了。
“又况禁酒严,罄室覆老瓦”写出了当时的法令禁止饮酒,以及因贫困而居住条件恶劣的情形。接下来的“两男隔邻郡,久未泛归槎”则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小儿及二女,嬉戏粗娅姹。叫啼索梨栗,短裳或露胯”描绘了孩子们在秋天的玩耍场景,这些孩子们即便生活贫困,但仍旧有着童年的欢乐和无忧无虑。
“乃翁老钝极,久困谗口哆。下体毒痔漏,中脘痼症瘕”写出了诗人父亲的病痛,以及由于医疗条件差而导致的疾病缠身之苦。
“舂秫裹青箬,杵臼亦旋假”则是对日常生活中农事活动的描绘,这些都是维持生计所必须进行的劳作。
“意以娱幼稚,鲜欢类炙輠。东墙掘小池,南荣续前厦”表达了诗人通过这些简单的农活来给孩子们带去快乐,同时也在改善居住环境,以期得到更好的生活。
最后,“明旦宜鸠匠,窘局笑穷?”则是对第二天即将到来的木工匠人的期待,以及面对贫困现实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饱受压迫的农村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对于自然、对于家庭和土地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