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因能直养,万木与天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水宫(shuǐ gōng)的意思:指水中的宫殿,比喻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宫殿。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岩岩(yán yán)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
峄山(yì shān)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 鉴赏
此诗《邹县谒孟子庙》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通过其笔下,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对孟子庙庄严肃穆之气的深切敬仰。
首句“济溺微言在”,开篇即点明孟子的教诲如同细流汇成江海,虽微小却深具影响力,引人深思。接着“论功并禹堪”一句,将孟子与大禹相提并论,赞誉其功绩之伟大,彰显了孟子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瞻庙貌,气象尚岩岩。”描绘了作者在庙宇前驻足瞻望的情景,庙宇的庄严气象依旧如故,透露出一种永恒的威严与神圣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庙宇的外观,更传达了孟子精神的不朽。
“泗水宫墙北,峄山城郭南。”通过地点的描述,展现了孟子庙所处的地理环境,泗水之畔、峄山之麓,这样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更增添了庙宇的神秘与庄重。
最后,“祗因能直养,万木与天参。”总结了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如同滋养万物的大地,使得世间万物得以生长,与天齐高。这句话既是对孟子思想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深远影响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孟子庙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孟子精神在后世传承与发扬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曲十二篇·其十一高昌
曲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驲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题沈八斋
江斋一入何亭亭,因寄沦涟心杳冥。
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勒黄庭经。
感怀·其六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羲和驻其轮,四海借馀晖。
极目何萧索,惊风正离披。
鸱鸮鸣高树,众鸟相因依。
东方有一士,岁莫常苦饥。
主人数相问,脉脉今何为。
贫贱亦有乐,且愿掩柴扉。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
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
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
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崇冈相枕带,旷野怀咫尺。
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
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淅沥。
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
泉声闻复急,动静随所击。
鸟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
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杖藜长松阴,作尉穷谷僻。
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
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
相对十丈蛟,歘翻盘涡坼。
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
烟氛蔼崷崒,魍魉森惨戚。
昆崙崆峒颠,回首如不隔。
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
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镝。
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
玉觞淡无味,胡羯岂强敌。
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
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
慨彼万国夫,休明备征狄。
猛将纷填委,庙谋蓄长策。
东郊何时开,带甲且来释。
欲告清宴罢,难拒幽明迫。
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唐·杜甫】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崇冈相枕带,旷野怀咫尺。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淅沥。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泉声闻复急,动静随所击。鸟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杖藜长松阴,作尉穷谷僻。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相对十丈蛟,歘翻盘涡坼。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崷崒,魍魉森惨戚。昆崙崆峒颠,回首如不隔。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镝。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玉觞淡无味,胡羯岂强敌。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慨彼万国夫,休明备征狄。猛将纷填委,庙谋蓄长策。东郊何时开,带甲且来释。欲告清宴罢,难拒幽明迫。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167c673ab6c40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