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服(chūn fú)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物品或事物的更新换代。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朋从(péng cóng)的意思:指朋友或同伴。
山阁(shān gé)的意思:山阁是指位于山中的楼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建筑物或高楼大厦。
石林(shí lín)的意思:指石头像树林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景象,形容石头林立、密集。
松麈(sōng zhǔ)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受世俗诱惑的样子。
同辈(tóng bèi)的意思:同辈指同一辈分、同一年龄或同一级别的人。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寻秋(xún qiū)的意思:寻找秋天,比喻寻找美好的事物或追求理想。
有当(yǒu dāng)的意思:有能力胜任,有资格担任
自甘(zì gān)的意思:自愿承受困苦、艰难或痛苦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青原山的一次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首句“春服相寻秋始逢”以季节的变化隐喻友谊的珍贵和不易得,春日相聚,秋时重逢,表达了友情的持久与深厚。接下来,“讲堂分席更朋从”则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氛围,大家在讲堂中分席而坐,彼此为伴,共同探讨学问,享受着友谊的温馨。
“石林清昼挥松麈”一句,通过描绘石林中的清静时光,以及挥动松麈(一种拂尘)的动作,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意境,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山阁微风起暮钟”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时间的流逝,山阁之上,微风吹过,暮钟响起,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
“道损自甘同辈后,神閒渐识古人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与实践。他认为在与同辈的交流中,能够逐渐领悟到道家所倡导的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的“慵”字,既指古人生活的悠闲自在,也暗含了一种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解脱。
最后,“溪边夜语休轻答,莫有当年听法龙”则是对聚会结束时的感慨。诗人提醒大家,在溪边的夜晚对话时,要慎重回答,因为可能会影响到彼此的心境,就像当年的听法龙一样,需要保持敬畏之心。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智慧与道德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智慧光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