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双双令》
《惜双双令》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惜分飞

蝶去蝶来如有语。愁脉脉无心听汝。血泪如许

飞红豆如红雨。矑中定长相思树。

谁击碎、珊瑚无数。欲把千丝缕。尽穿试遣莺衔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飞红(fēi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因愤怒、羞愧等而变得通红。

红雨(hóng yǔ)的意思:形容战场上鲜血直流,流血成河。

红豆(hóng dòu)的意思:指美好的爱情或者纯洁的感情。

乱飞(luàn fēi)的意思:指物体或事物在空中随意飞扬、四处飘散的状态。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丝缕(sī lǚ)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纤细的东西。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血泪(xuè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痛苦、悲伤的经历或遭遇。

长相思(zhǎng xiàng sī)的意思:长时间思念、思念之情久久不散的意思。

愁脉脉(chóu mò mò)的意思:形容愁苦之情如同血管般流淌。

相思树(xiāng sī shù)的意思:比喻思念之情如同树上的花朵,长久不凋谢。

鉴赏

这首诗以蝴蝶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画面。诗人通过蝴蝶的来去无常,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蝶去蝶来如有语",蝴蝶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但愁绪却难以平复,"愁脉脉,无心听汝",诗人的心境与蝴蝶形成对比,无法真正倾听其言。"血泪多如许",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内心的痛苦,如同鲜血与泪水交织。

接着,"乱飞红豆如红雨",将红豆比作飘落的红雨,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纷乱与强烈。"矑中定长相思树",眼中定视着那棵象征着永恒相思的树,表达了对某人的深深思念。"谁击碎、珊瑚无数",珊瑚破碎的场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破灭,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最后,"欲把千丝缕。尽穿试遣莺衔去",诗人想要将千丝万缕的情感编织起来,试图让莺鸟传递出去,表达了对情感的执着与渴望传达。整首诗情感深沉,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赠道友雪崖朱先生

清高绝,雪崖翁,向上元机顿观通。
金鼎有丹成九转,凝然宴坐白云中。

(0)

水调歌头·夺取天机妙

夺取天机妙,夜半看辰杓。
一些珠露,阿谁运倒稻花头。
便向此时采取,宛如碧莲合蕊,滴破玉池秋。
万籁风初起,明月一沙鸥。
紫河车,乘赤凤,入琼楼。
谓之玉汞,与铅与土正相投。
五气三花聚顶,吹着自然真火,炼得似红榴。
十月胎仙出,雷电送金虬。

(0)

真珠帘·金丹大药人人有

金丹大药人人有。
要须是、心传口授。
一片白龙肝,一盏醍醐酒。
只为离无寻坎有。
移却南宸回北斗。
好笑。
见金翁姹女,两个厮斗。
些儿铅汞调匀,观汉月海潮,抽添火候。
一箭透三关,方表神仙手。
兔子方来乌处住,龟儿便把蛇吞了。
知否,那两个钟吕,是吾师友。

(0)

卜算子·满二望三时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
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
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0)

朝中措·我生辰在斗牛中

我生辰在斗牛中。
井路有何功。
运转峨眉山月,按行雪界天风。
归欤老矣,愁添鬓白,酒借颜红。
丘壑堪容我辈,轩裳分付诸公。

(0)

贺参政二首

东府西枢纪诞辰,非烟郁郁更纷纷。
共知崧岳生申伯,竞把旃檀寿卯君。
燮理已成六月雨,经纶更作八荒云。
齐安即是安天下,敢为先生诵所闻。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