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采并头莲·其四》
《三采并头莲·其四》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桂棹兰桡采莲,绿荷抽动中天

梦占五色江淹笔,快睹骈飞玉井仙。

马子空碧藉,灵均裁芰独嫣然

三花六萼称诗满,为忆陶钧意最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抽动(chōu dòng)的意思:指身体或肌肉突然不受控制地抖动。

桂棹(guì zhào)的意思:桂木做的船桨,比喻出色的人才。

空碧(kōng bì)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净,无云无雾的样子。

兰桡(lán ná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马子(mǎ zǐ)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士兵。

三花(sān huā)的意思:指同一件事物或同一类事物的三个代表或三个典型。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陶钧(táo jūn)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绝伦,美好无比。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嫣然(yān r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笑容美丽动人。

玉井(yù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泉水,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江淹笔(jiāng yān bǐ)的意思:指流畅而有才情的文章或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采莲的场景与对莲的赞美,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诗人情感的寄托。

首句“桂棹兰桡赋采莲”,以“桂棹”和“兰桡”形容采莲船的精致与优雅,暗示了采莲活动的高雅与美好。接着,“绿荷抽动镜中天”一句,将绿荷比作镜子中的天,生动地展现了荷叶在水面的倒影之美,仿佛天空映照在清澈的湖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梦占五色江淹笔,快睹骈飞玉井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赞誉。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此处借“江淹笔”来形容诗人的文采斐然;“五色”象征色彩丰富,暗示诗作内容的多彩多姿。“骈飞玉井仙”则可能暗喻诗人在创作时如同仙人般灵感涌现,作品如同玉井中的莲花般纯洁而美丽。

“司马子虚空碧藉,灵均裁芰独嫣然”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诗人的才华与独特风格。司马子可能是指司马相如,以其擅长描绘自然美景著称;“虚空碧藉”可能指诗人的作品如同碧空中的云彩,既广阔又深邃。屈原(字灵均)以《离骚》等作品闻名,此处“裁芰独嫣然”可能意指诗人在作品中独树一帜,如同裁剪芰荷,独具匠心。

最后,“三花六萼称诗满,为忆陶钧意最先”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与情感。三花六萼可能象征着诗中所描绘的莲花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陶钧,古代制陶器时用来转动泥团的工具,这里比喻诗人的创作如同陶器的制作,精心雕琢,最终呈现出完美的艺术作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诗人才华的钦佩。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拟归田园·其一

朝市良可厌,不如归故山。

故山山色好,别来知几年。

威凤翔高冈,神龙潜深渊。

黄鹄志千里,皓鹤恋芝田。

吾意亦如此,志在山水间。

千峰列溪上,修竹满檐前。

樵唱归落照,僧钟鸣晓烟。

晚来閒览镜,白发冠颓颠。

回思人间事,百计不如閒。

吾言奚激烈,此事非偶然。

(0)

庾岭旧传有梅往往诗人借此为江南春信予到此数年因登岭上不见一枝遂成一绝

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

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0)

嘉木灌丛春意好,可怜不种紫荆花。

(0)

点绛唇.梅

雪意娇春,腊前妆点春风面。粉痕冰片。

一笑重相见。倚竹偎松,谁道罗浮远。寒更转。

楚骚为伴。韵绕香篝暖。

(0)

赋灯

景景照幽房,荧荧吐焰长。

昔年江上女,曾向乞馀光。

(0)

题招提院静照堂

丛林起新构,燕坐水云乡。

本自禅心静,能令世累忘。

幡花围昼永,钟梵度宵长。

归裓新篇富,笼纱映宝坊。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