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官(bǎi guān)的意思:指各级官员,也指官僚体制。
常服(cháng fú)的意思:指常年所穿的服装,比喻一贯的作风、习惯或态度。
丹凤(dān fè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美丽、出众。
端门(duān mén)的意思:指门户端正,严肃庄重。
官常(guān cháng)的意思:指官员常常做的事情,也指官员常见的行为方式。
近前(jìn qián)的意思:靠近前方或接近前来。
九阍(jiǔ hūn)的意思:形容困难重重,艰险险阻。
齐班(qí bān)的意思:指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齐头并进,互相配合的意思。
舞蹈(wǔ dǎo)的意思:指人们跳舞的行为或艺术形式。
下九(xià jiǔ)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现象已经到达了最低点或最差的状态。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宣授(xuān shòu)的意思:指公开宣布授予职位、头衔、学位等。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 翻译
- 文武百官整齐地站在端门前列队
红色凤凰口中衔着圣旨从皇宫深处飞来
- 注释
- 百官:朝廷中的官员们。
常服:平时的官服。
拱:恭敬地站立。
端门:皇宫的大门。
丹凤:象征皇权的红色凤凰。
九阍:古代宫殿的九重门,表示皇宫深处。
宰相:政府的主要官员。
近前:走上前去。
宣授:宣布并传达命令。
了:结束,完成。
齐班:整齐的行列。
舞蹈:古代的一种礼仪动作,表示敬意。
谢:感谢。
君恩:皇上的恩赐。
- 鉴赏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皇宫大典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古代中国官员在重大礼仪上的庄重与隆重。这是王同祖的《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中的一首,宋朝作品。
"百官常服拱端门"表达了各级官员按照规定穿着正式服装,聚集在端门前。端门通常指的是宫殿前的主要入口,这里则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的所在。"丹凤衔书下九阍"中的“丹凤”是皇帝御用文书的信物,代表着皇权的传递,“九阍”则可能指的是宫禁内外层层叠加的门禁,凸显了朝廷礼制的严谨与神圣。
宰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站在近前宣读授予某种职位或奖赏的文书,这是对受赐者的极高荣誉。"齐班舞蹈谢君恩"则描绘了在这个庄重场合中,百官按照等级站立整齐,一同通过舞蹈来表达他们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严密组织与秩序,以及君臣之间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寄中书王舍人
腰金载笔谒承明,至道安禅得此生。
西掖几年纶綍贵,东山遥夜薜萝情。
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
送张南史
马卿工词赋,位下年将暮。
谢客爱云山,家贫身不闲。
风波杳未极,几处逢相识。
富贵人皆变,谁能念贫贱。
岸有经霜草,林有故年枝。
俱应待春色,独使客心悲。
夜集张諲所居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自东都还濠州奉詶王八谏议见赠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
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
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
高阁连云骑省夜,新文会友凉风秋。
青袍白面昔携手,冉冉府趋君记否。
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
未遑少留骤远别,况值旅雁鸣秋天。
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
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