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妙峰庵二首·其一》
《游妙峰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朝暖南冈一杖藜,忽投深壑禅栖

共言伐翳通樵径后日来路恐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栖(chán qī)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在寺庙、山林等地安静地居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后日(hòu rì)的意思:指未来的某一天,即明天以后的日子。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樵径(qiáo jìng)的意思:指山林中的小路,比喻行走艰难的道路。

深壑(shēn hè)的意思:形容深沟壑,比喻差距极大或分歧很大。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清晨漫步于南冈,手持藜杖,偶然间踏入幽深山谷,寻得一处禅修之所的奇妙经历。诗中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朝暖南冈一杖藜”,以“朝暖”点明时间,早晨的阳光温暖而柔和,为整个场景铺垫了温馨的基调。“南冈”则暗示了地点,位于山南的高地,通常被认为是风景秀丽之地。“一杖藜”则是行者的象征,诗人手持藜杖,缓缓前行,既体现了行走的轻松自在,也暗含着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精神。

次句“忽投深壑得禅栖”,描述了诗人不经意间踏入深谷,却意外地找到了一处静谧的禅修之所。这里的“忽投”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发现这一隐秘之地的惊喜与意外,同时也暗示了禅修之地的隐蔽与神秘。

第三句“共言伐翳通樵径”,可能是指在寻找禅修之所的过程中,诗人与同行者共同砍伐遮挡道路的杂木,开辟出一条通往山林深处的小径。这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寓意着在探寻真理或内心平静的路上,需要克服障碍,勇往直前。

最后一句“后日重来路恐迷”,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探访时可能会迷失方向的担忧。然而,这种担忧也蕴含着对未知的期待和对探索过程的珍视。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的探索都可能带来新的发现,而正是这些未知和挑战,构成了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闻江阴解围喜而独酌烂醉

好音慰我静风尘,漫喜呼儿笑语新。

夏武有诗歌盛代,江山无恙着高人。

短蓑月下形应古,白酒床头计未贫。

安得尽闻烽火息,一瓢长醉太平春。

(0)

失鹤六首·其四

只在秋江上,高飞竟不还。

君应怜远汉,吾岂恋区寰。

云冷难成梦,月明疑扣关。

此时还忆汝,何处访蓬山。

(0)

赠钝翁

丰狐自胥疏,每为腋所误。

翡翠巢南林,亦以文见捕。

世人玩葩藻,投老终莫悟。

夫子抱清浮,以钝守中素。

还能远嚣声,朅来随烟雾。

予亦畏垒民,从子返初步。

(0)

班媫妤

纨扇歌初歇,开帘草又新。

如何双燕子,占断六宫春。

(0)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其四

每忆边庭实,才清官更閒。

斋心禋祀里,覃思艺林间。

名致诸公早,诗卑大历还。

曹刘尘未远,任尔好跻攀。

(0)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其一

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

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

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