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归月(guī yuè)的意思:回归月亮,指事物回归本位或重归正轨。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寒落(hán luò)的意思:
贫穷冷落。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怅眺》:“ 韩兄 ,这长远的事休提了。假如俺和你论如常,难道便应这等寒落?”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菟裘(tù qiú)的意思:指用菟丝制成的衣裳,比喻虽然粗陋简单,但也能充饥御寒。
心迹(xīn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内心感情、思想、意志等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痕迹或迹象。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和马天禄宪副陇州简阎光甫大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边塞景象。首句“悠悠汧水带云流”,以悠悠的汧水流淌,带出云雾缭绕的画面,展现了河流的悠长与神秘。接着,“白草黄沙接远洲”描绘了广袤的草原与沙漠相连,远方的沙洲在视野中若隐若现,渲染出辽阔而荒凉的边地风光。
“风断归鸿迷别渚”一句,通过风中断绝了鸿雁的归途,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离别的感伤。接下来,“霜寒落木动高秋”进一步点明季节,深秋的霜冷使落叶纷飞,增添了萧瑟的气氛。
“番营人散城边马”写的是边疆军营的寂静,人已散去,只剩下马匹在城边游荡,显示出边地的寂寥。最后一句“野渡僧归月下舟”,则以僧人归舟的孤影,映衬出月夜下的静谧,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寄托在对故乡(菟裘)的思念之中。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陆承之岁暮述怀
茝鸡晨先鸣,络纬夜虚织。
物情固有殊,亦各竞时急。
遥遥丘中士,荆扉昼常闭。
赋诗悲徂年,开卷怀往昔。
廓然一言得,不愿千金易。
大江流汤汤,白日如过翼。
虚堂拂朱弦,再鼓三叹息。
西山遗清风,颍水有奇迹。
勖哉望前修,猛志庶可及。
自当葆天和,政不慕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