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公墓二首·其二》
《荆公墓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本意治功徙木,何心党祸扬尘

报雠岂教行劫作俑翻成害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雠(bào chóu)的意思:指报仇雪恨。

本意(běn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意义或原始意义,与后来的引申义或转义相对。

党祸(dǎng huò)的意思:指党派之间的争斗和纷争所导致的祸害。

徙木(xǐ mù)的意思:指一种能够移动的木材,比喻人在逆境中能够迁徙,不屈不挠。

行劫(xíng jié)的意思:指强行抢劫、劫掠财物。

扬尘(yáng chén)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尘土飞扬的景象。

治功(zhì gōng)的意思:指通过治理和努力达到功效。

作俑(zuò yǒng)的意思:指用人作为祭品或牺牲品,多用于比喻人被利用或牺牲。

注释
本意:最初的意图。
治功:政治功绩。
徙木:比喻轻易实现的政绩,如徙木立信。
党祸:参与或引发的政治动乱。
扬尘:引起混乱,比喻动乱。
报雠:报仇雪恨。
岂教:哪里允许。
行劫:公开抢劫。
作俑:开始做坏事,此处指首开恶劣风气。
害仁:残害仁德。
翻译
原本想通过简单的行动来建立政绩,怎会参与制造动乱。
报复哪里能容许公开抢劫,这样的行为反而成了残害仁德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荆公墓二首》中的第二首,主要针对的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字介甫,世称荆公)的某些政策和行为。诗中批评了王安石推行变法时,原本意图通过“徙木”(象征取信于民的改革措施)来治理国家,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了偏差,导致党争四起,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使得“扬尘”(比喻纷争和混乱)。

诗中提到“报雠岂教行劫”,暗示王安石的改革举措被部分人用来报复私仇,而非真正为公众利益着想,这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俑翻成害仁”则进一步指出,这样的行为如同制造始作俑者,最终伤害了仁政的原则和人民的福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对王安石变法的复杂评价,既有对其改革理想的认可,也表达了对改革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忧虑和批判。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首夏雨后晓起

列缺奔云裂海山,夜阑雨歇晓开关。

修篁睡鹤寒烟紫,小院无人细草斑。

啼鸟不来诗兴寂,落花飞尽酒杯閒。

苍苔满地抱孤闷,独眺沧溟缥渺间。

(0)

用韵书怀三首·其一

红尘回首笑牵丝,正尔烟霞放浪时。

碧水青山如有待,好风良月属相知。

侯封姜望今非望,寿拟安期那可期。

陶意琴尊从白首,不将熊鸟作颠颐。

(0)

闻喜五咏·其一飞报捷音

痴儿谬附黄金榜,阿祖今酬素日心。

六纪桂香承杏苑,十年云路到琼林。

禹门雷吼蛟龙化,魏阙风飞海岱音。

垂老不知天地报,壮怀记取慎清勤。

(0)

癸酉膺

蠢愚翁媪眷清朝,秪以儿曹愧冒叨。

鹤发双逢千载庆,龙章重下五云高。

虚生岂有涓埃补,小子曾输犬马劳。

末路寸衷无地报,肯教庭下背伊皋。

(0)

霜月

玉魄铅花晚逐飞,素娥青女夜忘归。

窥帘暗迫肌生粟,到地明看星射辉。

窃药路茫蝉鬓老,拊膺人去蚌珠依。

龙墀如水瑶阶滑,争似烟光卧掩扉。

(0)

壬申夏日赴西庄

南薰吹醒市尘愁,冉冉新凉六月秋。

夹岸绿杨蝉不息,连村青霭雨初收。

巾车迤逦苍葭渚,藜杖逍遥白鹭洲。

一片野心何所系,野花啼鸟共优游。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