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返身(fǎn shēn)的意思:改变方向,回头,转身
归元(guī yuán)的意思:指回到最初的状态或原点。
耗散(hào sàn)的意思:指财物或精力等逐渐消耗、减少。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既然(jì rán)的意思:既然表示既然如此,既然已经这样,就不需要再多说或再做其他事情。
筋骨(jīn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和肌肉,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基础。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空性(kōng xìng)的意思:空虚、无实质内容或意义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暮暮(mù mù)的意思: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天色渐暗
然赤(rán chì)的意思:指事物呈现出红色或红润的状态。
人学(rén xu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散精(sàn jīng)的意思:
散发精气。《淮南子·天文训》:“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物则(wù zé)的意思:物事有所规则,有一定的规律。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欲得(yù de)的意思:欲望得到。
驭气(yù qì)的意思: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
杂术(zá shù)的意思:指杂而无章、无法归类的技艺或手法。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中气(zhōng qì)的意思: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专行(zhuān xíng)的意思:指专门从事某种行业或领域的人,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子产(zǐ chǎ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出息,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就。
- 注释
- 道:真理、道理。
身中:内心深处。
物:杂念、事物。
空性:虚无、本质。
和气:气息、生命力。
元海:生命的根源。
灵台:心灵、精神中心。
杂术:各种复杂的修炼方法。
专行:专心致志的实践。
赤子:纯洁无暇的人或状态。
- 翻译
- 真理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内心深处,万物皆为空性本非空。
如果内心不空,气息得以停留,回归根源,寿命无穷无尽。
想要身体内的精神不外泄,就不要在心灵之台上留下任何杂念。
若心中有物,精神就会模糊不清,消耗精力,损伤筋骨。
精神驾驭气息,气息维系形体,无需借助复杂法术就能长生。
然而,法术容易理解,真谛却难以领悟,一旦领悟,就要专心实践。
因此,尽管千万人学习,最终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当精神离开,要能及时收回,回归体内,气息自然回归。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然能孕育出纯净的内在真我。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道歌》,出自宋代诗人张继先之手。这是一首融合了道家思想与修身养性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于道的理解和对修炼过程中保持内在清净、专注心神以达到长生不老境界的追求。
首句“道不远,在身中”直接点出了诗歌的核心思想:大道不在遥远之处,而是存于个人的身体之中。紧接着,“物则皆空性不空”表明万物虽为空幻,但心性的本质是不空的。这两句既是对“道”的定义,也是整个诗篇的哲学基础。
以下几句“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进一步阐述了保持心性不空与调和呼吸之气相结合,以达到生命长久的思想。这里的“元海”象征着生命之源,而“寿无穷”则是修炼的终极目标。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作者强调了保持内心纯净,无杂念之干扰的重要性。一旦有任何外物干扰,即会导致精神涣散,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则是对修炼方法的阐释。这里的“神驭气”意味着通过心神来控制呼吸,而非依赖于复杂的外在技巧。这种内在的平衡与调和能够自然而然地促进生命的延续。
最后几句“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表达了一个深刻的观点:尽管道家修炼之术容易理解,但要真正领会其精髓却异常困难。因此,即便有众多人学习此道,最终能够达到高级境界者寥寥可数。
整首诗通过对内在修养与外在世界的区分,强调了心性清净对于达到长生之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哲学中“性即是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