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称贤母,宾至剪其发。
梁郎感此意,天池会迅发。
朝鼓(cháo gǔ)的意思:指在早晨敲鼓,引申为早上的第一件事情。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笈囊(jí náng)的意思:指智慧、才能等与书籍有关的东西。
俊髦(jùn m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英俊潇洒,衣着光鲜。
三迁(sān qiān)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多次变动,也可用来形容心思不定,不安定的状态。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声华(shēng huá)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光彩照人。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贤哲(xián zhé)的意思:指有才德、有智慧的人。
伊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事情无法得知或无法理解。
虞弦(yú xi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感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变得忧虑不安。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这首诗《赠梁思轩年丈》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通过描绘古代贤母的故事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中首先提到“在昔称贤母”,借古喻今,赞扬了古代贤母的美德,她们不仅以智慧和德行教导子女,更以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接着,“宾至剪其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代贤母在接待宾客时,为了表达尊重和谦逊,不惜剪去自己的头发,这种行为体现了极高的礼仪和谦卑精神。
随后,“孰与携其儿,迢递山河越”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贤母的远见和决心,她们不仅亲自带着孩子跨越千山万水,更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不仅是对古代贤母的颂扬,也是对后世母亲们崇高精神的致敬。
“迢递伊何为,维以交贤哲”则表达了贤母为了孩子能结交贤士,增长见识,不惜跋山涉水,寻求良师益友。接下来的“蒲坂萃俊髦,张孟声华勃”两句,描绘了贤母所引领的孩子们聚集在蒲坂之地,与众多才俊交流,他们的才华如日中天,蓬勃生长。
“朝鼓虞弦风,夕采雷山蕨”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早晨学习如鼓瑟吹风般充满活力,傍晚则采摘山间蕨菜,象征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最后,“不闻三迁者,笈囊出里阀”引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赞扬了贤母能够为孩子选择最佳成长环境的决心和行动力。而“梁郎感此意,天池会迅发”则是对友人梁思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其能深刻理解并传承古代贤母精神的敬佩之情,预示着梁思轩将如同古代贤士一般,迅速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贤母的伟大精神,也寄托了对友人梁思轩的深切期望,以及对传承和发扬古代优秀文化传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