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罗公山古柏庵二首·其二》
《题罗公山古柏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千年鹿死尚精神,睡足苍龙屈伸

百年妖狐住不得个中曾卧谪仙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苍龙(cāng ló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的龙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屈伸(qū shēn)的意思:屈曲和伸展身体,形容人的活动、行动或心思的自由度。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注释
千年:形容时间非常长久。
鹿死:鹿的死亡。
尚:仍然。
精神:指精神、生命力。
睡足:充分休息后。
苍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帝王或权力。
半屈伸:半睡半醒的状态。
百年:一百年,这里比喻很长时间。
妖狐:狐狸精,传说中的妖怪。
住不得:无法居住,暗示被排斥或驱逐。
个中:其中,暗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谪仙人:被贬下凡的仙人,这里可能指李白,因其被称为‘诗仙’。
翻译
即使千年鹿已逝去,其精神犹存不朽。
沉睡的苍龙仿佛半伸身躯,充满神秘力量。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罗公山古柏庵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以千年老鹿和苍龙的形象,寓言深远。"千年鹿死尚精神",描绘了古柏历经千年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象征着岁月虽长,其生命力犹在。"睡足苍龙半屈伸"进一步比喻古柏的姿态,如同沉睡的龙半睁眼睛,既显威严又含蓄深沉。

"百年妖狐住不得",诗人借百年老树之威,暗示邪气无法在此久留,寓意古柏庵的清静与超然。最后,"个中曾卧谪仙人"则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这株古柏曾有仙人栖息,增添了历史的传奇和诗意的想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赞美了古柏的坚韧与历史沉淀,同时也寓含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黄庭坚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0)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
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
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0)

双调-寿阳曲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0)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0)

赠妓云英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0)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
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
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
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
爪牙柱石两俱销,一点渝尘九土摇。
敢恨甲兵为弃物,所嗟流品误清朝。
几时睿算歼张角,何处愚人戴隗嚣?
跪望嵕山重启告,可能余烈不胜妖。
邪气奔屯瑞气移,清平过尽到艰危。
纵饶犬彘迷常理,不奈豺狼幸此时。
九庙有灵思李令,三川悲忆恨张仪。
可怜一曲还京乐,重对红蕉教蜀儿。
白丁攘臂犯长安,翠辇苍黄路屈盘。
丹凤有情尘外远,玉龙无迹渡头寒。
静怜贵族谋身易,危惜文皇创业难。
不将不侯何计是,钓鱼船上泪阑干。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