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恩寺塔灯》
《报恩寺塔灯》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九级琉璃净土旁,帝城今现玉毫光

因看塔火知生灭未必高僧舍利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毫光(háo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光亮。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僧舍(sēng shè)的意思:僧舍是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舍利(shè l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泛指宝贵的东西。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玉毫(yù háo)的意思: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笔迹纤细、娟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报恩寺塔灯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九级琉璃净土旁”,以“九级”象征着佛教中的九品莲花,琉璃则代表了纯净与光明,将报恩寺塔置于琉璃净土之旁,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帝城今现玉毫光”,将报恩寺塔的灯光比作“玉毫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灯光的明亮与珍贵,也暗含着对佛法光辉的赞颂。

“因看塔火知生灭”,这一句通过观察塔灯的闪烁,引申出对世间万物生灭无常的思考。在佛教中,灯火常被视作智慧的象征,而“生灭”则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的无常,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未必高僧舍利藏”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塔内所藏之物的猜测,暗示了塔内可能蕴含着高僧的智慧或精神遗产。这句话既是对报恩寺塔神秘性的巧妙描绘,也是对佛法精神的进一步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报恩寺塔灯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佛教哲学与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佛法及宇宙奥秘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题梅

曾过罗浮月下村,绿毛么凤立黄昏。

如何也作三生梦,飞绕梨花一片云。

(0)

出都门有作

青龙山前日欲斜,一雨水长没鸥沙。

青裙老妪索钱去,遮口唤船来载车。

(0)

喜何使君至雨中有作·其一

去年正月出京华,马上看灯直到家。

今岁归时春未半,满城风雨又催花。

(0)

题画·其二

西塞山前一钓丝,此情唯有白鸥知。

黄尘不上矶边石,坐到风恬浪静时。

(0)

闻樵笛

看罢仙人一局棋,自将短笛晚来吹。

白云遮断无寻处,正是东山月上时。

(0)

题双蟹图

公子无肠玉作膏,毕生偏称左持螯。

画中偶见十六跪,正及黄花秋兴高。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