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巡纪事·其二》
《南巡纪事·其二》全文
清 / 杨二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扁舟水上遥见此山痕。

一脉通海,千峦何处根。

云封傀儡社,竹护夕阳村。

川岳东南尽,群灵至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川岳(chuān yuè)的意思:指山川之美,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傀儡(kuǐ lěi)的意思:指被人操纵或控制的人,没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

群灵(qún lí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物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强大力量。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通海(tōng hǎi)的意思:通达海内外,广泛传播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遥见(yáo jiàn)的意思:遥远地看见。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山水的壮丽与幽静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维度特征。

首联“扁舟溪水上,遥见此山痕”,诗人以扁舟行于溪水之上,远眺山峦之景,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山水世界之中。

颔联“一脉仍通海,千峦何处根”,进一步描绘了山峦连绵不绝,仿佛与大海相连,而千峰万壑的根源则隐藏在未知之处,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山峦与大海的连接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连通,而山峦的根源则隐喻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性。

颈联“云封傀儡社,竹护夕阳村”,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竹林环绕的山村景象。傀儡社可能是指山中供奉神灵的庙宇,此处用“云封”来形容其被云雾所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夕阳下的村庄被翠绿的竹林所保护,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也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尾联“川岳东南尽,群灵拱至尊”,总结了前文的描绘,指出江南地区的山水之美达到了东南方的极致,群山和河流共同向“至尊”(可能指自然或某种崇高的存在)表达敬意。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杨二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余太史伯祥册封衡府

凤城西跃九花虬,况是亲持玉节游。

刻石琅琊劳使者,剪桐沧海赐诸侯。

绡来席上鲛为室,霞起涛边蜃作楼。

左席称诗青社月,前驱负弩白门秋。

风尘拥彗驺曾出,水旱封书黯自愁。

禁近归来趋入谒,不知何以献宸旒。

(0)

戴元植入觐将返淳安留赠有作因次韵送之

郎官星下最知名,种得桃花已满城。

邑近桐乡推大令,经尊戴氏授诸生。

芙蓉石削三峰色,天目涛飞九里声。

著作几人如尔锦,登楼何处望春明。

(0)

送冯署正擢应天府倅

南去怜君捧檄劳,秦家内史汉功曹。

天开丰镐城为石,江出岷峨雪作涛。

渚下暂邀桓野笛,府中今佩吕虔刀。

故人蓟北长相望,尺素春来白雁高。

(0)

答王中丞元美喜余待诏公车之作

苍茫三载别姑苏,书报郧阳已入都。

再出敢言名下士,自怜不得府中趋。

河东日给宁须酒,江上秋归岂待鲈。

祇为清时深恋主,一官终合老潜夫。

(0)

凉州曲

何处笳声咽陇头,蓬婆城下不胜秋。

霜飞白草惊胡走,月照黄河入汉流。

上策尽休搜套卒,中原新拜富民侯。

羌西夜夜梅花落,烽火关山满戍楼。

(0)

题刘仲修所藏杂画四首·其四

露满华林园,绛实临窗里。

佳人把玩时,房房爱多子。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