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登圆通阁望邺城有感·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圆通阁上远眺邺城时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与景色。首句“云压山城雨不休”,以动态的云和持续不断的雨,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并未因自然界的风雨而消散。接着,“阁中遥起故园愁”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焦点——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故园愁”不仅包含了对家乡的怀念,也蕴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后两句“漳河东去苍茫色,犹似三台醉里秋”,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漳河的东流,苍茫的水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应。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将眼前的景象与“三台醉里秋”相联系,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当下心境的一种比喻,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情境下,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如今再次面对相似的景色,引发了对那段时光的回忆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思,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思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世儒堂为俞山人
昔承俞山人,遗我参同契。
因之访南国,知是儒者裔。
华胄遥遥来,传书十馀世。
隐显虽弗同,守业不少替。
卦探伏羲画,辞讲三圣系。
践履无愧怍,著述有文艺。
手泽尚如新,遗像犹未敝。
山人益克肖,讲学了生计。
阿母守贞节,旌书表门第。
见重瀛洲仙,名堂与佳制。
贤声播三吴,庆泽衍千岁。
勖哉子若孙,箕裘谨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