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尘渐远,过郢兴弥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郭 秀 才 制 举 下 第 南 游 唐 /钱 起 失 志 思 浪 迹 ,知 君 晦 近 名 。出 关 尘 渐 远 ,过 郢 兴 弥 清 。山 尽 溪 初 广 ,人 闲 舟 自 行 。探 幽 无 旅 思 ,莫 畏 楚 猿 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近名(jìn míng)的意思:指名字或称号相近,但实际上差别很大。比喻表面相似,实际不同。
浪迹(làng jì)的意思:指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状态。
旅思(lǚ sī)的意思:指在旅途中思念家乡、亲人或朋友的情感。
人闲(rén x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无事可做、没有工作或业务的时候,感到闲散无聊。
失志(shī zhì)的意思:失去志气,丧失斗志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志思(zhì sī)的意思:志向高远,思想深邃
自行(zì xíng)的意思:自己行动,自主进行
- 注释
- 失志:失意,不得志。
浪迹:流浪生活。
晦:隐藏,不显眼。
近名:追求名声。
出关:离开关隘。
尘渐远:尘嚣渐远。
过郢兴:经过郢都的心情。
弥清:更加清新。
山尽:山路尽头。
溪初广:溪流开始开阔。
人闲:人静。
舟自行:舟子独自前行。
探幽:探索幽深。
无旅思:没有旅途的忧虑。
莫畏:不必害怕。
楚猿鸣:楚地的猿猴叫声。
- 翻译
- 失意时向往流浪的生活,深知你避世隐名。
离开关隘尘嚣渐远,经过郢都心情更清。
山路尽头溪流开阔,人静舟自轻盈地行。
探索幽深无需忧虑,不必畏惧楚地的猿鸣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郭秀才制举下第南游》。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其未来行程的美好祝愿。
"失志思浪迹,知君晦近名。"
这两句通过“失志”表现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即将获得成功的预感和认可。
"出关尘渐远,过郢兴弥清。"
这里,“出关”意味着离开束缚,走向广阔天地;“尘渐远”则是时间流逝、尘世喧嚣渐行渐远的象征。“过郢兴弥清”中,“郢”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兴”则表达了一种激动和喜悦的情感,整句话描绘出一种心旷神怡、灵魂得到净化的场景。
"山尽溪初广,人闲舟自行。"
诗中的这两句充满了宁静与安详之情。“山尽”指的是山脉的终点,而“溪初广”则形容了一片开阔的水域。整句话描绘出一个自然景观和谐、悠闲自得的氛围。
"探幽无旅思,莫畏楚猿鸣。"
最后两句,“探幽”意味着深入探索自然之美,而“无旅思”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超越常人的忧虑和牵绊。“莫畏楚猿鸣”中的“楚猿鸣”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发出凄厉叫声的异兽,这里用来比喻可能遇到的困难或挑战,诗人鼓励朋友不必害怕这些障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以及希望其保持一颗淡定、自在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黄孝廉雨中见寄
飞雨洒门阁,庭溜夕已深。
凉飙惊幽幔,秋气薄单衾。
暝壑无霁色,寒蛩多苦吟。
室家旷修渚,朋知阻遥林。
离群易成咎,独处难为心。
赖此几上书,□能独幽襟。
念子怀癙忧,丰蔀方滞淫。
遗我愁霖唱,要我西山岑。
□□未遂陟,旨酒思共斟。
毋惮沾衣苦,倾耳迟挐音。
丹凤吟.南窗睡觉,月色满床
可是行云有意,故把纤阿,一轮推落。
飞入南窗,次第穿帘度幕。
霓裳弄影,金波堪挹,绡帐生寒,冰壶初濯。
遍处笙竽俱静,香雾空濛,冷浸半床弦索。
正值梦回酒醒,旅中单枕眠乍觉。
便欲乘风去,向琼楼玉宇,细听仙乐。
嫦娥应是,笑人长恁寂寞。
十年前事,心儿上、忆分明如昨。
此时此夜,怎许人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