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蒙文中县丞以诗送苦笋走笔六首为谢》组诗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苦笋这一食材的独特情感和对其营养价值的深刻认识。
首句“爨无烟火叹厨贫”描绘了厨房因缺乏燃料而无法烹饪的情景,暗示了生活条件的简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并未感到沮丧,反而在第二句中提到“嘉蔌蒙颁胜八珍”,即即便是在如此贫困的条件下,得到了美味的蔬菜,也胜过了珍贵的八珍宴席。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珍惜态度,更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苦口片时终隽永”一句,诗人将苦笋的味道比作良药,虽然初尝时可能有些苦涩,但回味却是长久且深刻的。这里不仅赞美了苦笋独特的风味,更寓意着生活中的一些艰难时刻,虽然短暂,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成为成长的宝贵财富。
最后一句“端如药石尽规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苦笋与良药相提并论,强调了它对人的益处,如同良药一般,虽苦却能治病救人。同时,这也暗含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予他人有益的建议和指导,如同良药一样,帮助人们改正错误,走向正道。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苦笋这一食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对食物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题秋山独眺图
秋山高不极,盘磴入烟雾。
仄径莓苔滑,猿猱不敢步,杖策陟巉岩,披榛寻微路。
直上万峰巅,振衣独四顾。
秋风天半来,奋迅号林树。
俯见豺狼蹲,侧闻虎豹怒。
立久心茫茫,悄然生巩惧。
置身岂不高,时有蹉跌虑。
徙倚将何依,凄切悲霜露。
微言如可闻,冀与孙登遇。
春夜苔花馆听杨天益弹琴
戚戚复戚戚,空阶夜岑寂。
山人抱琴同月来,月光入户琴声哀。
起如十二峰头云乍散,孤猿三叫悲肠断。
止如十八滩头水潺沄,落雁一声念离群。
我琴无弦桐梓绿,化作孤生嶰谷竹。
感君慰我良宵愁,更奏人间离别曲。吁嗟乎!
山人尔琴诚太悲,慎勿再弹《乌夜啼》,慎勿再弹《雉朝飞》!
净慈寺
寺门见南山,入寺复了了。
爱此尘外栖,可息尘中扰。
烟云护钟磬,何以答窈窕。
幽谷泉味殊,接筒香积绕。
落叶不到地,风吹过林杪。
前峰卧夕阳,西望若初晓。
兹境故清绝,人犹存见少。
苍岩竦高处,倚槛放远眺。
湖光近拍檐,霜冷尚瀰渺。
低徊不能去,吾将逃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