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古亡命英雄异人

龙蟠有气虎变无身

孺子神智圯桥隐沦

箧中兵法在,端可灭强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法(bīng fǎ)的意思:指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学问。

虎变(hǔ biàn)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或态度发生巨大的变化,由凶猛变得温顺或由温顺变得凶猛。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神智(shén zhì)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头脑清醒、反应敏锐。

亡命(wáng mìng)的意思:指无处可逃,处境危险,不得善终。

无身(wú shēn)的意思:没有身体或形体,也指没有实体、没有根据或没有依据。

异人(yì rén)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人,与常人不同的人物。

圯桥(yí qiáo)的意思:指古代修建的桥梁,用于引导水流、解决交通问题等。也比喻能够连接人与人、事物与事物的纽带。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有气(yǒu qì)的意思:指人有怨气、不满或愤怒。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鉴赏

这首诗《咏史》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与命运、机遇与才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自古皆亡命”,开篇即点出历史上的英雄往往并非生于高贵,而是从平凡中崛起,暗示了英雄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个人的努力与机遇的结合。接着,“英雄岂异人”一句,强调英雄与常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他们能够把握机会,发挥潜能,最终成就非凡。

“龙蟠忧有气,虎变患无身。”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英雄比作潜藏力量的龙和等待时机的虎,形象地描绘了英雄在未显赫之前内心的忧虑与期待,以及他们对于机遇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不同于常人的内在力量和勇气。

“孺子虽神智,圯桥且隐沦。”这里引用了张良圯桥授书的典故,说明即便是聪明如孺子,也需要遇到合适的导师或机遇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机遇与指导在个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箧中兵法在,端可灭强秦。”这句话直接引用了历史上的事实——张良在圯桥得到兵书后,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成功击败了强大的秦朝。通过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英雄之所以能改变历史,是因为他们拥有智慧和策略,能够利用手中的资源和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咏史》一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探讨了英雄与命运、机遇、才能之间的复杂关系,既赞美了英雄的不凡之处,也强调了个人努力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孙月崖大巡海珠四首·其二

船来知有路,烟塞欲无门。

世味非前日,潮来到旧痕。

藤萝偏得意,萧鼓罢芳樽。

遥想人如玉,生刍孰与论。

(0)

读冬官卢冠岩兴国生祠碑

岿然屹立此何为,先有民间口作碑。

百世循良谁续传,青天白日照生祠。

(0)

送蒋道林诸君登钓台依石翁师韵二首·其二

腊去春来年复年,江春钓石也成穿。

急流勇退谁堪麈,似我前身亦姓钱。

(0)

瑞鹅诗·其一

天飞地畜类同殊,感应神通岂谓无。

妙阁鹅飞鸣奋翅,穿云度玉过银湖。

(0)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四

险阻思安土,乐天安可忘。

念彼同怀子,暌别令心伤。

天地尚回转,日月会有常。

咫尺乃千里,何况道路长。

滁云耿悬榻,婺雨暗山房。

摩挲旧题句,中夜梦连床。

(0)

郭总戎世臣见过石泉

疏慵自分只渔樵,故向深山小结巢。

两日明公来对酒,一壶聊下树头瓢。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