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方伯入觐》
《送张方伯入觐》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朝正玉帛会群方,遥领诸侯帝乡

青琐晓趋双阙漏紫宸春上万年觞。

烟开锦树莺为曲,日满彤墀鹭作行。

闻道虞廷四岳,即看端笏侍明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上(chūn shàng)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或春季开始。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青琐(qīng suǒ)的意思:指琐碎琐细的事物。

阙漏(quē lòu)的意思:指缺乏、不完整或有所遗漏。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四岳(sì yuè)的意思:四位有名望的山岳。

彤墀(tóng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台阶或门槛。也用来形容宫殿、庙宇等建筑华丽的外观。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遥领(yáo lǐng)的意思:指远远超过他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或成就。

虞廷(yú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玉帛(yù bó)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也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朝廷迎接地方官员进京述职的宏大场面。首句“朝正玉帛会群方”描绘了各地官员带着礼物朝见天子的盛大仪式,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紧密联系。接着,“遥领诸侯入帝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尊崇的礼遇,诸侯远道而来,进入京城,象征着对中央权威的尊重。

“青琐晓趋双阙漏,紫宸春上万年觞”两句,通过时间(清晨)和地点(皇宫)的描述,展现了官员们在皇宫前的庄严行进,以及在紫宸殿内举杯庆祝的场景,充满了皇家的威严与喜庆气氛。其中,“青琐”指宫殿的装饰,“双阙”是皇宫的门楼,“紫宸”则是皇帝的居所,“万年觞”则寓意着长久的庆祝与祝福。

“烟开锦树莺为曲,日满彤墀鹭作行”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景,树木繁茂,黄莺歌唱,阳光洒满红色的大殿,白鹭成群飞翔,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这里的“锦树”、“彤墀”分别形容树木的繁盛和宫殿的红墙,以自然之景衬托出官场的庄重与和谐。

最后,“闻道虞廷咨四岳,即看端笏侍明光”引用古代传说中的虞舜向四方咨询政事的故事,暗示张方伯即将进入朝廷,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将作为大臣,手持笏板,侍立于皇帝身旁,履行其职责。这一句表达了对张方伯即将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与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的庄严与繁华,也蕴含了对官员进京述职这一重要政治活动的尊重与期待,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秩序与文化传统。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西乌夜飞

朴遫乌夜飞,去踏谁家树。

欢须无两翼,教住不肯住。

(0)

安东平·其四

报侬白玉,双龙连环。但令一心,不在多端。

(0)

寿阳乐·其一

可怜秦淮水,送郎舟,诅作向西流。

(0)

读曲歌·其八

竹竿何篱筛,湛井不到底。

欢持眼色去,那得复盻尔。

(0)

折杨柳歌·其四

莫作中女郎,懊憹不可言。

大姊得蚤嫁,小妹得娘怜。

(0)

补铙歌四章·其三务成

崇伯子禹,佐舜平水土。告成上皇,皇锡之大夏。

化益佐禹乱天下。告成上皇,皇屈为夏辅。

功施既殊等,引分安所存。

吁吁,胡至如务成子,光乃遽湛奫。

霜霰自表坚,曷捐天地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