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声》
《秋声》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枕边无寐骨毛轻,露欲为霜月正明。

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秋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翻译
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感觉骨头都轻飘飘的,因为露水快要结霜,月光格外明亮。
窗外一株梧桐树仿佛在呼唤我,我起身抓了抓头,倾听秋天的声音。
注释
枕边:床边。
无寐:无法入睡。
骨毛轻:感觉骨头都变得轻盈。
露欲为霜:露水即将凝结成霜。
月正明:月光非常明亮。
一叶梧桐:一片梧桐树叶。
如唤客:好像在召唤我。
起来:起身。
搔首:抓头。
听秋声:倾听秋天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夜清凉与秋天萧瑟声音的诗句,通过精细的感官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境界。诗人在夜晚枕边时刻,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这种感觉如同骨毛轻微的颤栗,预示着露水即将凝结为霜,而月光正照得明亮。接着,诗人以“一叶梧桐如唤客”来形容夜风吹过梧桐树叶的声音,如同有人在呼唤自己,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的敏锐感受。

最后,“起来搔首听秋声”则展示了诗人被这秋夜的声音所吸引,不由自主站起身来,整理着头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周围的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抒情。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意境的夜晚世界。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东园与用常子南饮用常出口令曰新正乐事要予赋诗

共道新正乐事多,廿年朋旧此经过。

红罗屋下花开早,碧玉枝间鸟语和。

六博转曹誇胜采,七言流响变笙歌。

频来莫谓韶光惜,转眼薰风舞绿荷。

(0)

十二日会东亭三江举杜韵各赋

瞢腾十日春光里,又到东亭把酒时。

馀寒勒雨强作雪,东风荡柳欲成丝。

气序暄凉催旦暮,路岐南北有欢悲。

尊前且莫思閒事,满眼莺花总要诗。

(0)

友人李民畏别号鹤峰尝欲予作诗未果也乌伤之任别有日矣为歌以送之

鹤城九峰俱有名,后来鹤峰名更清。

鹤峰只在九峰里,题品往往由先生。

鹤峰鹤城相对起,烟水四周三百里。

峰前一径画图开,翠竹碧梧清似水。

先生藏名三十年,鹤亦周旋云水间。

一声此日彻天上,回首翻愁蕙帐閒。

蕙帐閒兮猿亦惊,作歌为尔谢山灵。

不须驰烟向驿路,不须移文到山亭。

君不见九苞鸣鸟本在丹山外,终为箫韶仪舜庭。

(0)

寄王质庵司马

片玉峰头一雁飞,龙江湾上锦衣归。

向来西洛空图画,今日东山果是非。

物外幽寻嗟我后,眼中完节似公稀。

菊花岁晚开应遍,谁共携壶上翠微。

(0)

送盛有菊良医之济南

卜相无成拟作医,达人千古共心期。

名家独数中吴旧,直谊多应我辈知。

今日宗藩宜永寿,几年朝路惜分岐。

灵光退直从容地,还对黄花诵我诗。

(0)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其十一

冬半吴江水未坚,芦花枫叶尚依然。

沙头一派天书字,知道鸿飞若个边。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