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代(bā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世代,也用来形容世世代代,代代相传。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广成(guǎ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变得普遍,广泛传播或广为接受。
河洛(hé luò)的意思:指江河的水流,比喻事物的运行、发展或人们的行动、思维等。
辉映(huī yìng)的意思:光芒映照,闪耀夺目。
空同(kōng tó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实际意义的相似之物。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人龙(rén lóng)的意思:人们像龙一样排成长队。形容人群有序排列、纷纷有序。
四始(sì shǐ)的意思:四始是指四个开始的意思,表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者开始的时候。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晚境(wǎn jìng)的意思:指晚上的景色或环境。
钟人(zhōng rén)的意思:钟爱、重视某人
- 鉴赏
此诗《六公篇(其二)》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李观察献吉的赞誉,展现了对古代文化复兴与诗歌繁荣的向往与感慨。
“河洛钟人龙,图书倏辉映。” 开篇即以“河洛”象征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人龙寓指杰出的文化人物,图书则代表了文化的传承与光辉。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文化璀璨、历史悠长的画面,暗示着文化与智慧的光芒在时空的流转中熠熠生辉。
“文起八代衰,诗还四始盛。” 这两句是对李观察献吉在文学领域的贡献的高度评价。八代衰指的是自唐代以来,文学创作逐渐走向衰落;四始盛则是指先秦四部经典著作《诗经》、《尚书》、《礼记》和《春秋》的辉煌成就。通过对比,强调了李观察献吉对于恢复文学传统、提升文学品质的重要作用。
“坎壈虽当时,灵光独晚境。” “坎壈”原意为崎岖不平的道路,这里比喻李观察献吉在当时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挫折。然而,“灵光”却独照于他的晚年,意味着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绽放出智慧与才华的光芒,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
“突兀空同颠,犹怀广成问。” 最后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李观察献吉精神追求的敬仰。在高远的天空中,他仿佛仍在思考、探索,保持着对知识、真理的渴望,如同向古代圣贤广成子提问一样,追求着超越世俗的智慧与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观察献吉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古代文化复兴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个人精神追求与时代责任的深刻思考。胡应麟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行道
太行羊肠坂九折,云黑风乾尺深雪。
堇泥道滑木叶寒,辘辘车声行复歇。
华山有马久脱辕,归来牧野经几年。
一从仓箱事居积,聊以知道烦长鞭。
前车已覆覆道左,天井关头夜明火。
后车趣驾开井陉,唱筹仍复催连营。
关山青草春二月,单轨一冬曾结辙。
鬃颓毛落双膊高,引领皮穿眼流血。
去年搏手双弮空,今年三月甬道同。
可怜驽力不敢惜,辕下亦觉盐车通。
君恩天大示弗服,桃野已甘偕觳觫。
感恩伏枥饱秣刍,犹为太行忧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