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生会当尽,寿非金与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达士(dá shì)的意思:聪明智慧、才智出众的人。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共生(gòng shēng)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或个体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嗟来(jiē lái)的意思:表示惊讶、悲叹或无奈的情感。
蒙袂(méng mèi)的意思:指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关系。
前识(qián shí)的意思:预感或预知未来的能力。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有形(yǒu xíng)的意思:有实际的形态或存在。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嗟来食(jiē lái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吃些残羹冷炙来维持生计。
- 鉴赏
这首诗《遣怀三首(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世态的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首句“有形每共生,达士独无惑”,开篇即揭示了人生在世的普遍现象与智者独有的清醒。生命皆有形体,而智者能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被迷惑。
接着,“昔有蒙袂子,耻从嗟来食”引用典故,以古代一位不愿接受施舍而遮面乞食的少年形象,象征那些坚守尊严、不为外物所动的人。这不仅是对古代道德的赞颂,也是对当下社会中保持独立人格、拒绝低俗诱惑的呼唤。
“物生会当尽,寿非金与石”则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有限性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性。世间万物终将消逝,人的寿命亦非永恒,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但恨居世俗,不能尽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尘世,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遗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受限于种种束缚,无法自由地展现自我,这是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壮士志沟壑,斯言著前识”以“壮士”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心志坚定,如同深埋于山谷的勇士,即使不为人知,也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思想和言行的深刻认识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道德、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