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丞相汝愚》
《挽赵丞相汝愚》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吾王不解三思,石显端能杀望之。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衡岳湘累

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党籍碑。

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哀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àochéngxiāng
sòng / zhàofān

wángjiěsānshíxiǎnduānnéngshāwàngzhī

wèidàotángsòngliúchōngyuèbànxiānglèi

shēngqiánmiǎnjiànfénshūhuòhòuzhòngkāndǎngbēi

mǎnshuígǎnmànliúchǔxiēzuòā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辞(āi cí)的意思:表示悲痛的辞别或悼念的言辞。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楚些(chǔ xiē)的意思:表示事物数量稀少,数量很少。

党籍(dǎng jí)的意思:指党派的身份或成员资格。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后重(hòu zhòng)的意思:指事后追究责任或处理问题。

蒺藜(jí lí)的意思:指刺人的东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顽强的斗志。

解去(jiě qù)的意思:解开、消除

三思(sān sī)的意思:三思意指在做事之前要深思熟虑,三次思考后再行动。它强调了谨慎和慎重的态度,以避免错误和后悔。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浯溪(wú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湘累(xiāng lè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重刊(zhòng kān)的意思:重新出版刊物,意指重新发表或再版

党籍碑(dǎng jí bēi)的意思:指党派或团体的成员名单。

注释
不解:不懂得,不明白。
石显:汉代权臣,此处比喻专权者。
望之:指某位历史人物,具体未详。
浯溪:地名,在湖南,与唐代文化有关。
湘累:湘江边的忠魂,泛指历代忠臣烈士。
焚书祸: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党籍碑:比喻为纪念政治群体而立的纪念碑。
蒺藜:一种带刺的草本植物,象征困难和险阻。
楚些:古代楚地的诗歌体裁,此处指楚辞。
翻译
我们的君主不明白要深思熟虑,石显真的可能加害于望之。
还未到达浯溪阅读唐代的颂歌,就已经留在衡山陪伴湘江边的英魂。
生前得以避开焚烧书籍的灾祸,死后又重新刻下党籍碑以示纪念。
遍地都是荆棘,又有谁敢哭泣,只好随意留下楚辞作为哀悼之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悼念丞相赵汝愚的作品。赵汝愚在南宋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诗中表达了对赵汝愚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其人品的敬仰。

首句“吾王不解去三思”,批评了君主未能深思熟虑,暗示了赵汝愚的悲剧可能源于君王的决策失误。接着,“石显端能杀望之”引用历史典故,将赵汝愚比作汉代的忠臣石显,暗示他因直言而被陷害,暗示了赵汝愚的命运与古代贤良忠臣相似。

“未到浯溪读唐颂,已留衡岳伴湘累”两句,通过描绘赵汝愚未能如愿在湖南浯溪阅读唐朝的颂歌,却只能留在衡山陪伴湘江中的英魂(湘累,指屈原),表达了他对赵汝愚身后境遇的悲凉感慨。

“生前免见焚书祸,死后重刊党籍碑”进一步强调赵汝愚生前虽未遭受大规模的文化打压,但死后却被冠以“党籍碑”的冤名,暗示其政治生涯的不幸。

最后,“满地蒺藜谁敢哭,漫留楚些作哀辞”以满地的蒺藜比喻世态炎凉,无人敢为赵汝愚哭泣,只能借楚辞的形式寄托哀思,表达了诗人对赵汝愚的深深哀悼和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对赵汝愚命运的描绘,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严酷,以及对公正与忠诚的坚守。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暗香.壬子寄巢云

旧痕凄断,是年时携手,虎坊桥畔。

愁护暮鸦,芳树阴阴后堂见。

还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风冰簟。

谁管他、如叶青衫,弦底玉龙怨。争羡,御香染。

尽夜夜露痕,襟袖难浣。

几时清浅,赢得铜仙泪空满。

重觅剪灯心事,除付与、梦中庭院。

却又怕、寻去也,梦中都换。

(0)

睿恩新

千红万紫将春酿。闲伫立醉魂摇漾。

自娉婷嫁与东风,便学得小姑模样。

陌上香尘轻飏。迷眼绛云如障。

笑今年蜡屐频繁,易过了一春惆怅。

(0)

更漏子.晓雨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窗暗暗,乌声声,落红春恨平。

(0)

忆江南·其一宫门口

金铺静,露湿彩云寒。

几点旌旃天际出,夜来明月满骊山。一雁过潼关。

(0)

瑶华.水仙

兰犹带土,莲不辞泥,怎如伊清绝。

模金镌玉,貌不出、一种肌冰肤雪。

半窗寒日,尽厮守、又过残腊。

却没缘、识面东风,省惹许多蜂蝶。

满城心醉唐花,看水石盆中,曾否因热。

诗人可恼,浪举似、仙子淩波尘袜。

梅兄易谢,纵憔悴、国香休掐。

把蒜头、珍重收培,閒岁依然花叶。

(0)

客中逢雨

细雨随风拂草堂,晚来弥觉一身凉。

披襟不寝犹烹茗,怕益离愁梦故乡。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