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一见之,脱鞅恐不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骏马的英勇与忠诚,以及它与伯乐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绿骥骄龙媒,嘶云啮苍昊”以夸张的手法,将马匹比作绿鬃的神驹,嘶鸣声直冲云霄,咬啮着苍天,展现出马匹的非凡气势和力量。接着,“谁令服盐箱,西上太行道”则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描述了马匹在艰苦的道路上负重前行,表现了它的坚韧与毅力。
“伯乐一见之,脱鞅恐不早”中,“伯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识马之人,这里象征着赏识与理解。这句话表达了马匹渴望被伯乐发现,得到认可和释放潜能的愿望。最后,“回头语紫燕,报恩期瑶草”则以马对紫燕(可能象征着自由或希望)的承诺,预示着它将通过某种方式报答伯乐的知遇之恩,如同期待瑶草一般,充满期待与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马匹的英勇、忠诚与渴望自由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和相互理解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宝泽卷为陈司训题
考亭夫子小学书,岂非大学之权舆。
修齐治平不出此,欲我小子佩服身心与之俱。
守拙老翁默契此,手抄教子真良图。
日用常行有根本,后来二子皆名儒。
此翁既没不可见,见此手泽当何如。
朝焉展之如当时之面命,暮焉展之似前日之庭趋。
羹墙之见亦若此,寒暑与具无斯须。
百年自我敢废坠,芸香裹里无蠹鱼。
宝此手泽得所宝,不宝明月与璠玙。
斯人即此见至孝,无乃大舜之徒欤。
吁噫,古人陈迹弗复道,且看今人积金万万与子何其愚。
奈何身后肉未冷,遭此不肖荡折而无馀。
何如此翁善遗子,子亦体亲诚不孤。
父慈子孝两相得,足为后世后学之楷模。
《宝泽卷为陈司训题》【明·江源】考亭夫子小学书,岂非大学之权舆。修齐治平不出此,欲我小子佩服身心与之俱。守拙老翁默契此,手抄教子真良图。日用常行有根本,后来二子皆名儒。此翁既没不可见,见此手泽当何如。朝焉展之如当时之面命,暮焉展之似前日之庭趋。羹墙之见亦若此,寒暑与具无斯须。百年自我敢废坠,芸香裹里无蠹鱼。宝此手泽得所宝,不宝明月与璠玙。斯人即此见至孝,无乃大舜之徒欤。吁噫,古人陈迹弗复道,且看今人积金万万与子何其愚。奈何身后肉未冷,遭此不肖荡折而无馀。何如此翁善遗子,子亦体亲诚不孤。父慈子孝两相得,足为后世后学之楷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167c699b93590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