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本至明,灯目焉得如。
所取外有资,终由受处虚。
八珍(bā zhēn)的意思:八种珍贵的东西,指珍贵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赖(bù l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好,令人满意。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就枕(jiù zhěn)的意思:就是指眠息、睡觉。
酒醒(jiǔ xǐng)的意思:酒醒是指喝酒后醒悟过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茫后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现实情况。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脾胃(pí wèi)的意思:指消化系统中的脾脏和胃脏。
食饮(shí yǐn)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侣或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以指夫妻共同的生活。
豕鱼(shǐ yú)的意思:指人追求私利,不顾大局,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外相(wài xiāng)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相为(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为对方做事情,相互配合、协助。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至明(zhì míng)的意思:指非常明亮或极其明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醒来后通过阅读书籍以消磨时光的场景。诗中的“我”字表明这是诗人的自述,他通过阅读获得了智慧和启示,从而省悟到自己先前的愚昧无知。这也反映出古代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古人骨已朽,言语留绪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敬仰之情,他们虽然已经去世,但留下来的语言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崇古人智慧的观念。
“不赖灯与目,何以决豕鱼”则是比喻之辞,用来说明没有光明和正确的视角,就无法辨别事物的真伪。这里的“豕鱼”通常指的是难以区分的事物,比如猪肉和鲫鱼。
“我心本至明,灯目焉得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在智慧的自信,只有清晰的心灵和正确的观察才能看透世事。
“所取外有资,终由受处虚”则说明学习知识需要外部资源,但最终理解力度还是取决于个人心里的真实领悟。这里强调了内在修养对于学识的重要性。
最后,“内外相为赐,犹彼食饮欤。不有脾胃实,八珍将吐诸”则是用进食比喻学习,强调了吸收知识就像消化食物一样,需要适量和内在的能力。这里提到的“八珍”,通常指的是高档的美味食品,但如果没有良好的脾胃功能,即使是最精美的饮食也会被吐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夜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内在修养对于理解古人智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