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冬(chū dōng)的意思:初冬指的是冬季的开始或刚刚进入冬季的时候。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冬风(dōng fēng)的意思:寒冷的冬天的寒风。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观化(guān huà)的意思:将事物观察得非常深入,使其变得非常明显或具体。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宦迹(huàn jì)的意思:指官场上的经历和履历。
羁宦(jī huàn)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家乡,流离失所,不能自由行动。
跻险(jī xiǎn)的意思:指顶着险峻的山峰攀登上去。
今兹(jīn zī)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旷望(ku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远眺、远望。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良朋(liáng péng)的意思:指良好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山谷(shān gǔ)的意思:山谷是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成语“山谷”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处于困境或逆境中。
所怀(suǒ huái)的意思:心中所怀的想法、愿望或目标。
往路(wǎng lù)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过去的经历。
午际(wǔ jì)的意思:指正午时刻,也用来比喻事物的高峰期或最重要的时刻。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也可(yě kě)的意思:也可以;也行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宗师王守仁于嘉靖甲申冬二十一日再次登临秦望山之作,距离他首次登临已有二十七年。诗中描绘了初冬时节登山的景象和心境,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句“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点明了季节与行动,以“佳”字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氛围,而“杖策”则透露出诗人年事已高,需借助拐杖登山的信息。“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表达了诗人因官场束缚,与自然山水久别重逢的感慨。“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再次回归自然的喜悦。
“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写出了诗人沿着溪流寻找过去的足迹,每一步都承载着对过往的回忆。“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则体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自我反思,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自己的精力已不如从前。“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描述了诗人到达山顶,放眼四望,却不愿离去的情景。
“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共享这份难得的自然之乐。“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通过夕阳、飞鸟、山谷与泉水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希望与理解这些变化的朋友同行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时间、友情以及宇宙真理的深邃思考,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心学大师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