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帽每惭辉白发,飞香曾伴照清尊。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月 一 日 马 令 送 花 宋 /张 耒 未 说 浸 阳 别 泪 痕 ,江 边 苹 芷 不 胜 繁 。不 知 来 岁 在 何 处 ,又 对 新 花 忆 故 园 。插 帽 每 惭 辉 白 发 ,飞 香 曾 伴 照 清 尊 。去 年 今 日 淮 阳 道 ,落 絮 残 红 正 断 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别泪(bié lèi)的意思:不要流泪,勉励自己不要悲伤。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残红(cán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后剩下的红色部分,比喻某事物或某种情感的残余部分。
断魂(duàn hún)的意思:指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感到极度痛苦和失落。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阳道(yáng d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 翻译
- 还未述说在浔阳离别的泪水痕迹,江边的蘋草和芷草茂盛得让人难以承受。
不知道明年会在哪里,又会对着新开的花朵思念故乡。
每次戴上帽子都因白发而感到惭愧,曾经的香气陪伴着我照耀着清酒杯。
去年的今天,在淮阳的路上,飘落的柳絮和凋零的红花让我心碎神伤。
- 注释
- 浔阳:地名,古浔阳今九江,这里指诗人所在地。
蘋芷:水生植物,象征离别与哀愁。
来岁:明年。
新花:新开的花朵,象征新的时光和回忆。
飞香:形容香气飘散。
清尊:清酒杯,借代饮酒。
淮阳:地名,古代郡名,这里泛指旅途之地。
落絮:柳絮,春天飘落的白色绒毛,常用来象征离别。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心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三月一日马令送花》,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未说浔阳别泪痕”这句用浔阳的别离之泪来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愫,表明诗人还未能抒发出来。
接下来的“江边蘋芷不胜繁”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春意盎然却又无法掩盖情感的复杂性。
第三句“我不知来岁在何处”表明诗人对于未来生活地点的不确定和无奈,而“又对新花忆故园”则是说即使面对新的景象,也忍不住想起过去熟悉的地方,抒发了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
“插帽每惭辉白发”此句通过白发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变化。紧接着“飞香曾伴照清尊”的描述则是对过去美好情境的回忆,诗人在回想中寻找安慰。
最后两句“去年今日淮阳道,落絮残红正断魂”通过对比去年的今天,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个人感受的变迁。落絮和残红都是春天过后的景象,与“断魂”相联系,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痛苦。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优美,在情感表达上则是丰富而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昼锦堂.上李真州
荷叶龟游,庭皋鹤舞,应是秋满淮涯。
昨夜将星明处,仿佛峨眉。
干戈已净银河淡,尘沙不动翠烟微。
邦人道,半月中秋,当歌不饮何为。谁知。
心事远,但感慨登临,白羽频挥。
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
文南一矢澶渊劲,夔门三箭武关奇。
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