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中秋·其一》
《闰中秋·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吾生三度中秋今日言愁始欲愁。

便拟登台水调高寒何处琼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琼楼(qióng lóu)的意思:指美丽高雅的楼阁,也用于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三度(sān dù)的意思: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发生三次。

生三(shēng sān)的意思: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水调(shuǐ diào)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诗词、音乐曲调等。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由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题为《闰中秋(其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描绘了对中秋佳节的特殊感受。

首句“吾生三度闰中秋”,点明了诗人经历了三次闰中秋,即在农历中出现了额外的一个中秋节。这种罕见的现象,使得这个节日显得尤为特别,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次句“今日言愁始欲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中秋之夜的复杂心情。在以往的两次闰中秋中,诗人或许并未感到太多的愁绪,但这一次,他开始真正地感受到了愁苦。这可能是因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或是对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的忧虑。

接下来,“便拟登台歌水调”,透露出诗人想要通过登高望远,吟唱古老的《水调歌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水调歌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词牌名,常用于表达对月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在这里,诗人选择这首歌,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也可能是在寻找一种与古人共鸣的方式,借以寄托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高寒何处是琼楼?”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远之处。琼楼,通常指华丽的宫殿或仙境中的楼阁,这里用来象征理想中的美好所在。然而,在“高寒”的背景下,诗人提出了疑问:这样的理想之地究竟在哪里?这既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十七

新观玉历识正初,泰运三阳蔼帝居。

御座今安圆阁子,谊中欲置女尚书。

(0)

元宫词·其六十五

哇聚喧阗苦不禁,不鲁罕后喻言深。

东安州里池塘静,鼓吹无闻直到今。

(0)

元宫词·其四十五

鬼赤遥催驼鼓鸣,短檐毡帽傍车行。

上京咫尺山川好,纳钵南来十八程。

(0)

元宫词·其二十七

杏脸桃腮弱柳腰,那知福是祸根苗。

高丽妃子初封册,六月阴寒大雪飘。

(0)

不寐

不寐月当户,起行风满天。

山河青霭里,刁斗白云边。

避世惭商绮,匡时愧鲁连。

徘徊怀往事,恻怆感衰年。

(0)

过闽关九首·其六

漠漠轻云结晚阴,依依斜日挂遥岑。

炊烟忽起桑榆上,散作鲛绡抹半林。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