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蔡可泉参政二首·其二》
《赠蔡可泉参政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沾溉时雨趋蹡俊流

风披药渚,乡思入梅州。

省俗阳回谷,谈经月映楼。

东南财赋地,应拜富民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财赋(cái fù)的意思:指财富和福气。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风披(fēng pī)的意思:形容经历风雨的考验,坚强不屈。

富民(fù mín)的意思:富民指的是为了造福人民,使人民富裕的意思。

惠风(huì fēng)的意思:指有益于人民、给人带来好处的政策或行动。

经月(jīng yuè)的意思:指经历了很长时间或很久的岁月。

俊流(jùn liú)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才情出色的人。

趋蹡(qū qiāng)的意思:指人们齐心协力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奔跑,形容人们团结一致,共同追求进步。

入梅(rù méi)的意思:指梅雨季节开始,表示雨季的到来。

省俗(xǐng sú)的意思:指避免浪费、节省开支,也可指遵守礼节、避免冒犯他人。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沾溉(zhān gài)的意思:沾溉指水流自然而然地沾湿、浇灌。也比喻接触到某种事物,产生某种影响。

富民侯(fù mín hòu)的意思:指为了造福人民而富有的官员。

鉴赏

此诗以“赠蔡可泉参政二首(其二)”为题,出自明代诗人黄衷之手。黄衷,明代著名学者、官员,以其博学多才、忠诚正直而闻名。

诗中描绘了对蔡可泉参政的赞美与敬意。首句“沾溉浑时雨”,以雨水滋润万物的比喻,形容蔡可泉参政如同及时雨一般,给予人们所需,滋养社会。接着“趋蹡必俊流”一句,赞扬蔡可泉参政行事果断,必定能引领杰出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惠风披药渚,乡思入梅州”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惠风轻拂,仿佛将温暖与希望带至药渚之地,同时,乡愁之情也随着风,飘向遥远的梅州,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省俗阳回谷,谈经月映楼”则进一步展现蔡可泉参政的智慧与影响力。他能够洞察世俗,使阳光照耀山谷,象征着他的政策与思想如阳光般普照,惠及民众。同时,他在谈论经典时,月光映照在楼阁之上,寓意着他的学问深邃,如同皓月般明亮。

最后,“东南财赋地,应拜富民侯”表达了对蔡可泉参政治理能力的高度认可。认为他治理下的东南地区,不仅经济繁荣,更是百姓富足之地,因此应当被尊为富民之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既赞美了蔡可泉参政的卓越才能,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美好品德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题麟凤碑

非篆非科璞已彫,形容振振与萧萧。

曾因忠厚方周德,坐想吁谟览舜韶。

汉德已衰还应孽,鲁邦既弱不为妖。

虚斋自是惊人玩,不胜雄狐逐怒雕。

(0)

续梅花百咏·其八十九未开梅

雪中香脸雨中腮,久结冰胎尚未开。

知是东君无别意,春光恐漏莫相猜。

(0)

临江仙.次韵答孤桐

弹罢朱弦歌白苎,阑干十二闲凭。

层云隐隐荡胸生。岚浮空翠合,霜肃老秋横。

江燕湘鸿开倦眼,照天寒燧休惊。

西山晚色卜阴晴。楼台金碧影,新月吐微明。

(0)

红林檎近

林沼宜晴雨,翠红无暮朝。

灌木护嘉卉,石泉化奔涛。

行行崇山峻岭,信否故国周遭。仿佛梦里春韶。

盈耳燕莺娇。采菊陶令宅,持钵虎溪桥。

平生胜赏,歌声曾入云霄。

问闲身能几,幽芳暗引,杖藜不觉归路遥。

(0)

二郎神

绣帘卷起,悄不见、夕阳红影。

但几树垂杨,几重芳草,几点梨花雨冷。

长日恹恹愁时节,怕又是、玉人多病。

想瘦减黛眉,斜拢鸦鬟,倦临妆镜。重省。

觉来一枕,余香销凝。

仔细嘱东风,杏梁双燕,幽梦休教唤醒。

陌上翠钿,曲中罗帕,过了少年芳景。

须记得、早早归来,昨夜凤箫声静。

(0)

浪淘沙令六首·其五

愁似万杨丝。雨打风吹。红闺蓦地费寻思。

将就寻思将息好,生怕将离。消瘦苦禁持。

懊恼归迟。被谁欺负只天知。

知道薄情应不采,自去怜伊。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