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山遍入诸岩壑》
《德山遍入诸岩壑》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

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

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浮山(fú shān)的意思:比喻言行轻浮、不踏实。

经眼(jīng yǎn)的意思:经过眼睛观察,形容经验丰富、眼光独到。

面颜(miàn yán)的意思:面容色彩,指面色或表情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驱使(qū shǐ)的意思:指强迫或激励他人做事,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水气(shuǐ qì)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中存在着水分或湿气。

似曾(sì céng)的意思:感觉似曾相识或曾经经历过的感觉。

霞光(xiá guāng)的意思:指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美丽光芒,也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光辉。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德山遍访岩壑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刻感悟。首句“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透露出诗人虽在闲暇之余游历,但内心却充满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的热情。接下来的“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日落时分,霞光映照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红艳;而山间水汽氤氲,使得整个山体仿佛被一层翠绿的薄雾所覆盖,色彩对比鲜明,景象瑰丽。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则描述了诗人深入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径,仔细观察岩石表面的纹理与颜色,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最后两句“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刻印象,似乎这些景象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即使暂时离开,那份记忆也依然鲜活如初,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其一

蚀月妖蟆俄扫穴,鸣阳丹凤力回天。

围腰不爱重金带,洗脚宁登一叶船。

(0)

荔支盛熟四绝·其二

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缥缈边。

定是三生有灵骨,谪归犹作荔支仙。

(0)

范雎魏齐

士固不可辱,人殊未易知。

元来座上客,不及箦中尸。

(0)

环碧寒甚移宿客邸

香歇朝衣懒更熏,梦残宫漏远难闻。

漫郎不称青绫被,退士惟堪白布裙。

(0)

和徐总管雨山堂一首

趁韵哦诗老未工,不如总角口吹葱。

载辎车里输伊辈,对画屏前要此翁。

(0)

辛亥各口占十绝·其三

乞骸亲奉留行诏,擢发犹蒙掩覆恩。

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