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真欲吏朱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冲口(chō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直率,毫不顾忌地说出来。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解免(jiě miǎn)的意思:解除责任,免除罪过。
俊逸(jùn yì)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或风姿优美,俊俏而又飘逸。
凛然(lǐn rá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或气势严肃、庄重,充满威严和冷峻。
乞取(qǐ qǔ)的意思:乞求取得。
轻比(qīng bǐ)的意思:指以轻视、贬低的态度对待比较对象。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俗子(sú zǐ)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缺乏修养的人。
微官(wēi guān)的意思:指官职地位低微的官员或微不足道的官职。
疑人(yí rén)的意思:怀疑他人的品行或动机。
朱云(zhū yún)的意思:形容日落时夕阳的红霞。
鲍参军(bào cān jūn)的意思:指一方面有才华、有能力,另一方面却不受重用或不得善终的人。
- 注释
- 凛然:威严的样子。
高节:高尚的节操。
时人:世人。
微官:微小的官职。
解免:赦免。
蒋济:历史人物,有贤能之名。
阮籍:魏晋时期诗人,以放荡不羁著称。
薛宣:又作薛宣子,古代贤士。
朱云:汉代直言敢谏的官员。
好诗:优秀的诗歌。
冲口:脱口而出。
择:挑剔。
俗子:普通人。
疑人:怀疑他人。
千篇:许多篇章。
持:持有,展示。
俊逸:才情出众。
鲍参军:鲍照,南朝著名诗人。
- 翻译
- 他的高尚节操照亮了世人,谁也不信微小的官职能赦免他。
就像蒋济认为能请来阮籍,薛宣真的想让朱云担任官职。
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谁能挑剔?但普通人怀疑他,不愿传播他的名声。
他希望能得到千篇佳作,以展示他的才情超群,不会轻易与鲍参军相提并论。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巨匠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重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苏轼先生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品的高度评价。
“凛然高节照时人”一句,描绘了一位高洁的人物形象,他的高贵品质如同寒冷的气息一般,在当下显得格外突出。这里的“高节”指的是人的品行操守非常坚定和纯粹,不为世俗所动摇。
接下来,“不信微官解免君”表达了苏轼对朋友坚定的信任,即便是微小的官职也无法换取他的宽恕。这里的“微官”暗示了一种权力或地位,并非是实际意义上的官职,而是指朋友之间的情谊和信任。
下两句,“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真欲吏朱云”,则是在提及两个人的名字——蒋济和薛宣,他们分别有着各自的愿望和追求。这两个人物形象在诗中被用作比喻,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
“好诗冲口谁能择”一句,表达了苏轼对于优秀诗篇的挑选和鉴赏能力,他认为能够真正理解并选择出好的诗歌的人并不多见。这不仅反映了苏轼对诗歌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他高标准的审美观。
“俗子疑人未遣闻”则是说那些平庸之辈往往会怀疑别人的品行,而自己却没有真正去了解和感知到周围人的真实情况。这里,“未遣闻”指的是没有真正地去体验和理解。
最后两句,“乞取千篇持俊逸,不将轻比鲍参军”,苏轼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得到许多优秀的诗篇,并且珍惜它们,如同珍视自己的才华一样。这里的“不将轻比”意味着不愿意随便拿来与别人相比较,尤其是像鲍参军这样的文学大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洁品行、深厚友情和优秀诗篇的赞美,展现了苏轼崇尚真挚情谊、重视个人操守和追求高雅艺术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