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移滩鸟没,钟断岭猿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泛 舟 寻 郁 林 寺 道 玄 上 人 遇 雨 而 返 因 寄 唐 /许 浑 禅 扉 倚 石 梯 ,云 湿 雨 凄 凄 。草 色 分 松 径 ,泉 声 咽 稻 畦 。棹 移 滩 鸟 没 ,钟 断 岭 猿 啼 。入 夜 花 如 雪 ,回 舟 忆 剡 溪 。
- 翻译
- 禅房靠着石阶,云雾湿润带着凄凉的雨滴。
青草映照在松径两侧,泉水声在稻田间低沉回荡。
船桨划过,水鸟消失在沙滩,山中的钟声断续,传来猿猴哀啼。
夜晚降临,花瓣如雪般飘落,归舟中回忆起剡溪的美景。
- 注释
- 禅扉:禅房门。
倚:靠着。
石梯:石头台阶。
云湿雨凄凄:云雾湿润,雨声凄凉。
草色:青草的颜色。
分松径:分布在松树小径两侧。
泉声:泉水的声音。
咽稻畦:在稻田间低沉。
棹移:船桨移动。
滩鸟没:水鸟消失在沙滩。
钟断:钟声断续。
岭猿啼:山中的猿猴啼叫。
入夜:夜幕降临。
花如雪:花瓣像雪一样。
回舟:返回的小船。
忆剡溪:回忆剡溪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山寺的景象,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自己在雨中游历郁林寺时的所见所感。
"禅扉倚石梯,云湿雨凄凄"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禅院的大门旁边是倾斜的石制阶梯,而周围笼罩在迷雾和连绵的细雨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深远的氛围。
"草色分松径,泉声咽稻畦" 描述了诗人在雨中行走于郁林寺的路径上,绿色的草地间杂有松树,而细小的溪流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些自然之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心声,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清新。
"棹移滩鸟没,钟断岭猿啼" 这两句则描绘了雨中的动态画面,一根根木棍在溪流中漂浮不定,而远处的山谷里传来了鸟类飞鸣的声音,以及寺院里的钟声被山峦阻隔,显得断断续续,与猿啼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夜幕降临之际,看到寺院中的花朵被雨水濡湿变得像雪花一样纯白,而他驾起船只,准备离开时,心中却还沉浸于之前经过的那条美丽的溪流,这里寄寓了对这片净土的不舍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雨水给环境带来的变化,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入瞿唐峡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萱堂
彼茁者萱,于堂之域。母氏戾止,心乎孔怿。
其怿维何,锦帨告祥。邕邕双凤,斐然有章。
名之达矣,以显以扬。彼茁者萱,于堂之背。
母氏戾止,心乎孔慰。其慰维何,孙枝诜诜。
元兮恺兮,洵美且仁。亦有克子,践乃后尘。
彼茁者萱,于堂之阶。母氏戾止,心乎孔谐。
其谐维何,齿聿云耄。淑德柔嘉,享有寿考。
自天降康,永锡难老。岂无天禄,为养匪薄。
岂无旨酒,式燕以乐。孙子若兮,母兮噱兮。
寿考无期,等乔岳兮。
咏蝉
绿荫深处汝行藏,风露从来是稻粱。
莫倚高枝纵繁响,也宜回首顾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