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
《雨》全文
清 / 李因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积潦秋见鸣螀满地生。

薄言风有隧,遑恤雨无正

河北艰食天南解兵

十年留滞尽,乡国纵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言(bó yán)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短、不多。

河北(hé bě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

积潦(jī lǎo)的意思:指积水潦草,形容事物杂乱无章,不整齐。

艰食(jiān shí)的意思:艰难地吃饭,形容生活困苦。

解兵(jiě bīng)的意思:解散士兵,结束战争。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鸣螀(míng jiāng)的意思:形容虚弱的声音。

秋见(qiū jiàn)的意思:指等待已久的事情终于实现或出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无正(wú zhèng)的意思:没有正义、没有公正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鉴赏

这首诗《雨》由清代诗人李因笃所作,描绘了秋日雨季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积潦乘秋见,鸣螀满地生”,以“积潦”形容雨水累积,秋风送凉,雨声渐起;“鸣螀”则是指秋蝉的鸣叫,渲染出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

颔联“薄言风有隧,遑恤雨无正”,“薄言”是古代口语中的感叹词,此处用来表达对风雨不息的无奈与感慨。“风有隧”暗示风势之猛,似乎有隧道般的威力;“雨无正”则说明雨势连绵不断,没有停歇的迹象。这两句通过对比风与雨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困境的忧虑。

颈联“河北多艰食,天南未解兵”,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指出北方地区因战乱而粮食短缺,南方虽未直接遭受战争,但局势也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面的关注与忧虑,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尾联“十年留滞尽,乡国意纵横”,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滞留之后,诗人终于感到回归故乡的自由与畅快。然而,“乡国意纵横”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过往岁月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挑战时的思考与感悟,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因笃

李因笃
朝代:清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猜你喜欢

三清山

选胜园林兴未阑,拿舟飞出小溪湾。

光摇一碧回环水,翠挹三清远近山。

似惜雨晴天恰好,真忘名利日长闲。

松筠不锁神仙境,携得烟霞满袖还。

(0)

咏史诗.流沙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

(0)

初发嘉州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0)

塞下曲·其六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0)

及第后忆旧山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

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0)

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