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游 缙 云 唐 /朱 庆 馀 但 望 青 山 去 ,何 山 不 是 缘 。寺 幽 堪 讲 律 ,月 冷 称 当 禅 。水 落 无 风 夜 ,猿 吟 欲 雨 天 。寻 师 若 有 路 ,终 作 缓 归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称当(chēng dāng)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是正确、准确的。
讲律(jiǎng lǜ)的意思: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讲究纪律。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寻师(xún shī)的意思:寻找合适的老师或指导者,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猿吟(yuán yín)的意思:指猿猴的吟唱声,比喻音乐声或诗歌声非常美妙动听。
- 注释
- 但:只。
望:希望。
青山:远处的青山。
去:前往。
何山:哪座山。
不是:不。
缘:缘分。
寺:寺庙。
幽:幽深。
堪:适合。
讲律:讲经。
月冷:冷月。
称当:适合。
禅:禅法。
水落:水面下降。
无风:没有风。
夜:夜晚。
猿吟:猿猴的叫声。
欲雨:将要下雨。
天:天气。
寻师:寻找导师。
若:如果。
有路:有途径。
终:最终。
作:作为。
缓归年:延迟归期的一年。
- 翻译
- 只希望去往那青山,哪座山不与我有缘呢。
寺庙幽深适合讲经,冷月寂静适合修行禅法。
水面平静无风之夜,猿猴哀鸣预示着将要下雨的天气。
如果能找到导师,我宁愿延迟归期,专心求学。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作品,名为《送僧游缙云》。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僧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佛法修持的一种向往。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离别的复杂情感。青山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寄托,也象征着道德高尚、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里,“缘”字蕴含深意,既有佛教中“因缘”的概念,又包含了人世间的情谊纽带。诗人似乎在说,无论僧人前往何处,那些青山都是与他情感相连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描绘了一幅静寂的寺庙生活图景。“寺幽”二字营造出一种深居简出的氛围,“堪讲律”则表明僧人在寺中遵循佛教戒律进行修行。而“月冷称当禅”则透露出夜晚清冷的月光之下,僧人的禅定之境。这里,“称当禅”暗示了对禅定的赞美与向往。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象丰富性。“水落无风夜”中的“水落”可能指的是溪流潺潺之声,而“无风”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紧接着,“猿吟欲雨天”则通过猿啼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季,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
最后两句:“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切祝愿。这里,“寻师”意味着寻找精神导师或心灵上的依托。“若有路”则是说如果真的有一条可以追随的道路。而“终作缓归年”则透露出即便是一段长时间的离别,诗人也期待僧人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回归。这不仅是对僧人的期盼,也是诗人自己内心对于佛法修持的一种向往和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人精神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佛法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