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诵(chán sòng)的意思:禅诵是指修行者在禅宗中默念佛号或经文,以达到专注心境和修行境界的一种方法。
传教(chuán jiào)的意思:传教是指宣传和教导宗教信仰,传播宗教思想和教义。
动摇(dòng yáo)的意思:动摇指人在信仰、立场、决心等方面发生变化,不坚定或不稳定。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教诱(jiào yòu)的意思:以教导和引导的方式诱导他人思考或行动。
静理(jìng lǐ)的意思:指保持心境平静,理智思考问题。
开合(kāi hé)的意思:指事物的状态或情况发生变化,由闭合转为打开或由打开转为闭合。
律仪(lǜ yí)的意思:律仪是指依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行事,遵守规章制度,守纪律,遵循礼仪规范。
末劫(mò jié)的意思:指世界末日或灾难即将来临的时刻。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入寂(rù jì)的意思:指人进入深度冥想或静心的状态,心境安静,没有杂念。
僧腊(sēng là)的意思:指人贪婪欲望极大,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息心(xī xīn)的意思:平静心情,安抚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寻真(xún zhēn)的意思:寻找真理、追求真相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 翻译
- 戒律和教义在传播,僧人的岁月如烟云高挂。
树木映衬着禅修诵经的声音,泉水声融入了寂静的氛围。
古老的佛龛历经劫难,壁画展现出南朝的风貌。
深林中的竹叶随风舒展,寒冷的潭水月影摇曳。
心静下来追求真理,夜晚在修行中热爱佛法。
我渴望寻找真实的自我,乘船穿越汹涌的海潮。
- 注释
- 律仪:佛教的戒律和仪式。
诱:引导。
僧腊:僧人的修行年数。
烟霄:高远的天空。
禅诵:禅定诵经。
寂寥:寂静、空旷。
宝龛:珍贵的佛龛。
末劫:佛教中指世界末日。
画壁:壁画。
南朝: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深竹:深深的竹林。
寒潭:冰冷的湖泊。
静理:静思的智慧。
中宵:半夜。
真去:寻求真实。
乘船:驾船。
海潮:大海的潮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自然中修行的宁静景象。"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表明僧人遵循着佛法的规仪,传承着教诲,而他们的精神状态如同老者般沉稳,仿佛与云霄相通。
"树色依禅诵,泉声入寂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树木的颜色似乎在倾听着僧人的禅诵,而泉水的声音渗透进了寂静无声的空气中。这里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宝龛经末劫,画壁见南朝"可能是在提到某种佛教典籍或是对过去时代的一种缅怀。宝龛可能指的是珍贵的经卷,而经末劫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画壁见南朝,则可能是指通过壁画来回顾古代的繁华。
"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进一步描绘了僧侣所处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深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而寒潭中的水面在夜晚被月光照耀,显得波光粼粼。
"息心归静理,爱道坐中宵"表达了僧侣内心的平和与对佛道的热爱。在宁静中修行,夜深人静时仍坐在那里沉思。
最后两句"更欲寻真去,乘船过海潮"则是对追求真理的渴望。似乎在表达僧侣想要进一步地探索生命和宇宙的真谛,即使需要冒险穿越海洋的波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侣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