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风晚水边寺,清磬月高林下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别 复 本 修 古 二 上 人 唐 /刘 沧 二 远 相 知 是 昔 年 ,此 身 长 寄 礼 香 烟 。绿 芜 风 晚 水 边 寺 ,清 磬 月 高 林 下 禅 。台 殿 虚 窗 山 翠 入 ,梧 桐 疏 叶 露 光 悬 。西 峰 话 别 又 须 去 ,终 日 关 山 在 马 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远(èr yuǎn)的意思:指距离很远,相隔甚远。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话别(huà bié)的意思:离别,告别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露光(lù guāng)的意思:露出光亮,指事情被揭露或暴露出来。
马前(mǎ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行动的先后次序颠倒。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身长(shēn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香烟(xiāng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气味香浓,或者形容事物的味道浓烈。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翻译
- 遥远的相识在往昔,此生常伴佛堂香烟缭绕。
傍晚绿草围绕着水边寺庙,清越的木鱼声在月夜的树林中回荡。
空寂的殿堂让山色映入,稀疏的梧桐叶上露珠晶莹挂垂。
在西峰告别后又要离去,整日的关山险阻都骑马在眼前。
- 注释
- 远:遥远。
相知:相识。
昔年:过去。
此身:此生。
长寄:长久伴随。
礼香烟:佛堂香烟。
绿芜:绿色杂草。
风晚:傍晚。
水边寺:水边寺庙。
清磬:清脆的木鱼。
月高:月光皎洁。
林下禅:林中的禅修。
台殿:殿堂。
虚窗:空窗。
山翠:山色。
梧桐疏叶:稀疏的梧桐叶。
露光悬:露珠悬挂。
西峰:西边的山峰。
话别:告别。
又须去:又要离开。
终日:整天。
关山:重重山岭。
马前:马蹄前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二远相知是昔年,此身长寄礼香烟”表明了与远方朋友的情谊由来已久,自己则长期游历于佛教圣地之中,这里“礼香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紧接着,“绿芜风晚水边寺,清磬月高林下禅”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栖居寺庙的情景,绿色的荒草随风摇曳,晚风中带着寺院的宁静气息,而夜深时分,仅有清晰的磬声和高悬的明月陪伴诗人的禅坐。下片“台殿虚窗山翠入,梧桐疏叶露光悬”继续展现了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其中“台殿虚窗”表达了一种空旷与开阔,而“山翠入”则是自然景色通过窗户映入室内,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末两句“西峰话别又须去,终日关山在马前”透露出诗人即将踏上离别之路,心中虽有不舍,但行程所至之处皆是关山重重,显示了一种无奈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心灵寄托之地的依恋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从弟莼斋从军
山川何处息戎马,儒冠不必谈风雅。
驼天台下表难成,念我头颅非壮者。
天末劳人怜汝才,慷慨挺出风尘下。
十年浪走我真痴,季也能贤心自写。
皖公山色清黄埃,李侯莫叟当世才。
与我交游招不去,片帆看汝西南来。
吾弟行踪不寂寞,我且为之歌徘徊。
不见云中两鸣雁,分飞千里流音哀。
男儿当为济世用,胆气不雄何异众。
中兴诸将岂从容,所嗟悲愤缠云梦。
相公襟抱真王佐,不日秣陵贼当破。
汝今名隶相公军,举酒堪为行子贺。
拨乱扶危须古豪,况今言路收刍荛。
孔璋行矣莫自失,爱吾剑气凌斗杓。
行逢故人问吟客,为道堪赋《平蛮谣》。
《送从弟莼斋从军》【清·黎兆勋】山川何处息戎马,儒冠不必谈风雅。驼天台下表难成,念我头颅非壮者。天末劳人怜汝才,慷慨挺出风尘下。十年浪走我真痴,季也能贤心自写。皖公山色清黄埃,李侯莫叟当世才。与我交游招不去,片帆看汝西南来。吾弟行踪不寂寞,我且为之歌徘徊。不见云中两鸣雁,分飞千里流音哀。男儿当为济世用,胆气不雄何异众。中兴诸将岂从容,所嗟悲愤缠云梦。相公襟抱真王佐,不日秣陵贼当破。汝今名隶相公军,举酒堪为行子贺。拨乱扶危须古豪,况今言路收刍荛。孔璋行矣莫自失,爱吾剑气凌斗杓。行逢故人问吟客,为道堪赋《平蛮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567c67dd9bf42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