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龙公倦,谁怜燕子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季中道路泥泞、出行艰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首句“泥潦今如此”,点明了当下环境的恶劣,泥泞的道路让人难以行走。接着,“出门知路难”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难,出门即面临挑战。
“蓬蒿春自长,桃李梦曾看。”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蓬蒿在春日里自由生长,而桃李则成为了过去美好的回忆。这里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也隐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未觉龙公倦,谁怜燕子寒?”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怀与思考。龙公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龙,象征着力量与保护;燕子则是常见的候鸟,它们在寒冷中寻找温暖。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状态的关切。
“青灯耿萧瑟,千载入忧端。”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青灯微光在寂静中闪烁,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深沉的氛围。这里的“千载”暗示时间的久远,将个人的忧虑与历史的长河相连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季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悟,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画·其一
平川雨溢波不流,两车渡水轩若浮。
车轮载重轧巨牛,牛力尚可行人愁。
后车在水前在丘,欲进却顾且复休。
山途野店阻且修,日云暮矣不得留。
胡儿健马双络头,肩载糗橐无戈矛。
得非遗寇居边州,或者俘获随官邮。
穷庐不作风雪囚,道路虽险无离忧。
圣朝有道锋镝收,胡我赤子非仇雠,谁哉更起筹边楼。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
丰山东面琅琊北,官寺临山枕溪侧。
泉甘石冷花柳香,幼出春华与秋色。
东吴才子洋州裔,清比琅玕长数尺。
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
谁令散地容渠懒,尽有馀才供世剧。
十年溷迹老风尘,三载高飞未云极。
问君何曹似是马,丞不负君人自惜。
知君自抱忧国心,岂为承平倦刍枥。
南方一匹累数金,方且按图为骥索。
州官县吏尽日输,营下老兵曾未识。
书生经济须实用,谁为吾民苦区画。
闻君献纳有嘉言,肯避傍人嗔越职。
朝闻吏部书上考,耻以徵催买资格。
嗟予窃禄本无能,误向云霄问泉石。
《送文宗儒太仆还南寺》【明·李东阳】丰山东面琅琊北,官寺临山枕溪侧。泉甘石冷花柳香,幼出春华与秋色。东吴才子洋州裔,清比琅玕长数尺。锦囊秀句压骚人,玉麈雄谈惊坐客。谁令散地容渠懒,尽有馀才供世剧。十年溷迹老风尘,三载高飞未云极。问君何曹似是马,丞不负君人自惜。知君自抱忧国心,岂为承平倦刍枥。南方一匹累数金,方且按图为骥索。州官县吏尽日输,营下老兵曾未识。书生经济须实用,谁为吾民苦区画。闻君献纳有嘉言,肯避傍人嗔越职。朝闻吏部书上考,耻以徵催买资格。嗟予窃禄本无能,误向云霄问泉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3967c6fa1a2dff0322.html
林良双鹊图为通政程公作
华堂绣幕双雕栊,树间灵鹊穿玲珑。
当春解识芳菲意,镇日相呼楼阁风。
疏枝密叶闹复歇,曲槛丛台西忽东。
共爱羽毛争洗濯,由来律吕自谐同。
此时闭户填青葱,昨日天书下紫宫。
已喜西州金印大,何如南海画图工。
开筵置酒宾燕喜,爱画索诗公意浓。
却愧当年赋鹦鹉,气酣捉笔如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