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侄端臣同游藏春园》
《次韵侄端臣同游藏春园》全文
宋 / 范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探春著屐犯榛荒,更入名园转曲塘。

红认蔬畦怜小甲,白寻梅楥得幽香

同花迷山简,只欠池头语葛强。

吾土信多行乐地,绝胜酒里到家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头(chí tóu)的意思:池塘的边缘,比喻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家乡(jiā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长大的地方。

乐地(lè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或欣喜的心情。

迷山(mí shān)的意思:形容迷失在山中,找不到出路或方向。

名园(míng yuán)的意思:指著名的园林或美丽的景区。

探春(tàn chūn)的意思:指探访春天景色,也用来比喻探寻美好的事物或追求幸福的愿望。

同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花色相同,即同一种花色。也可引申为具有共同特征或相同属性。

吾土(wú tǔ)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小甲(xiǎo jiǎ)的意思:指小儿童,也可泛指年幼的人。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榛荒(zhēn huāng)的意思:形容山林荒僻、人烟稀少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侄子范端臣一同游览藏春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首句“探春著屐犯榛荒”,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踏着木屐,勇敢地踏入荒芜之地,寻找春天的踪迹。接着,“更入名园转曲塘”则展现了他们深入名园,漫步于曲折的水塘边,享受自然之美。

“红认蔬畦怜小甲,白寻梅楥得幽香”两句,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春天的色彩与香气。红色的蔬菜在田间生长,白色的梅花散发出幽幽的香气,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全同花下迷山简,只欠池头语葛强”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如同山简一样,在花下沉迷,只遗憾没有与葛强在池边交谈。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之情。

最后,“吾土信多行乐地,绝胜酒里到家乡”两句,诗人感慨道,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欢乐的地方,比在酒醉中回到家乡更为愉悦。这不仅是对藏春园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物质或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范浚

范浚
朝代:宋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卖花声

花落又花开。秋去春来。昔年天气旧池台。

一样夕阳芳草句,两样吟怀。燕子莫相猜。

庭院荒苔。笔床茶灶欠安排。

抛掷流光人不觉,减了清才。

(0)

菩萨蛮

梨云漠漠围春院。药炉茗碗温存惯。风雨又黄昏。

有人深闭门。落花流水去。忽忆年时句。

灯炉不禁挑。玉钗何忍敲。

(0)

南歌子

嫩雨消残暑,哀蝉噪夕阳。一夕寒吹扑空廊。

剪剪轻罗侥幸、试新凉。竹坞玲珑碧,荷亭缥缈香。

水晶为枕玉为床。放下帘钩随意、梦潇湘。

(0)

夜飞鹊.七夕怀诸姊妹和茹馨姑母原韵

长天已无暑,佳节仙期。妆罢自启帘帏。

双星拜后漏声静,筵前凉气侵衣。

飞萤乍来忽去,望银河浅淡,凤驾将移。

含情不语,逐浮云、冉冉来时。

回首旧年情绪,今夕尽安排,花果蛛丝。

何意关山阻隔,清辉难见,尺素偏稀。

秋容似洗,爱如钩、月影迟迟。

奈纷然离思,排排不去,转蹙双眉。

(0)

满江红.夏夜忆慎娟大姊

小雨初残,蕉窗外、炎威半歇。

试起捲、湘帘闲望,碧天如抹。

一树蝉声清冷露,满庭花影婵娟月。

最关情、栀子送清香,离愁结。封书字。空亲切。

思君意,难安贴。忆当年,绣阁相依时节。

秀句频敲元话好,瑶琴漫谱清音彻。

怅而今、云水隔千重,何能越。

(0)

临江仙.暮春怀六皆妹

烟柳丝丝青妥,风花点点红稀。怀君无绪启罗帏。

看它新燕子,仍向旧巢飞。

长日共拈彤管,闲时静理金徽。而今回首思依依。

春光看又尽,何日见清辉。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