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睨(ào nì)的意思:形容人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碧霄(bì xiāo)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清澈明朗。
残刻(cán kè)的意思:指残缺的刻画或雕刻。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列仙(liè xiān)的意思:指在神话传说中,被封为仙人的人物列举起来,形容仙人众多。
灵洞(líng dò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才智非常敏捷、聪明。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仙台(xiān tái)的意思:指高大、雄伟的台地或高台。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追往(zhuī wǎng)的意思:追寻过去的往事或人物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侨的《重登鼓山绝顶》描绘了诗人再次攀登鼓山之巅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联“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开篇即以春日登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山的约定,以及在云雾散去后,群峰展露全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颔联“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进一步展开画面,将目光投向更远处,仿佛能看到通往仙境的道路,以及在碧蓝的天空中,排列着如同神仙居所的高台,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颈联“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转而抒发对自然与时间的感慨。风吹过,烟雾缭绕,似乎能让人感受到千年的历史沧桑,而天地间一片苍茫,又如同一杯酒,引人深思。
尾联“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则将思绪拉回现实,感叹于往昔的欢乐时光,同时对传统文化的遗迹进行了一种怀旧式的审视,通过扫除莓苔的动作,象征着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下瓶中江蜡二梅
江梅蜡梅同日折,白昼看来两清绝。
如何对立烛光中,只见江梅白于雪。
昨日访子上不遇裴回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昨携儿辈扣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烝透粟堆盘。
寄诗北阮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折破碧团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