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希贤秀才》
《赠王希贤秀才》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缁衣耿耿此心长,青眼随人异乡

海外不须马脑人间解识虹肪。

也知老桂为仙树,岂有幽兰国香

奋翅云霄应不远,相知独愧早称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称扬(chēng yáng)的意思:赞美、表扬、称赞

奋翅(fèn chì)的意思:形容鸟儿振翅飞翔的姿态,比喻奋发向前,努力拼搏。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国香(guó xiāng)的意思:形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解识(jiě shí)的意思:理解、明白。

马脑(mǎ nǎo)的意思:形容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赠予王希贤秀才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首句“缁衣耿耿此心长”,以黑色衣服象征秀才的忠诚与坚定,表明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次句“青眼随人到异乡”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希贤的欣赏,视其为眼中之人,即使身处异地也能保持真我。

接下来,“海外不须誇马脑,人间谁解识虹肪”两句,通过海外马脑(一种珍贵的香料)和人间不解的虹肪,暗示王希贤的才华犹如稀世珍宝,未被世人广泛认知。然而,诗人坚信他的价值终将显现。

“也知老桂为仙树,岂有幽兰减国香”运用了老桂和幽兰的典故,比喻王希贤的高尚品格如同老桂般长久,即使在平凡中也散发着芬芳,无人能及其内在的香气。

最后,“奋翅云霄应不远,相知独愧早称扬”鼓励王希贤要有凌云之志,相信他不久就能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尽早发现并赞扬好友才华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既是对王希贤的赞美,也是对人才的期待,体现了祝允明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后辈的期望。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丑奴儿令.梅花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

又有香风透碧纱。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衙。

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0)

惜分飞.时寓苏台别业

帘卷高楼明月皎。尘满瑶琴调少。开尽忘忧草。

杜花香冷平江道。霜绽黄花秋渐老。

砌畔蛩声增恼。莫恨西风早。凭栏目断家园渺。

(0)

腊八日煮粥感赋·其二

粥饭家风孰识侬,多生禅味尚沉醲。

迷离烟水藏幽梦,魂返南屏夜半钟。

(0)

玄中寺法会和高阶珑仙长老

石壁峥嵘禅净融,他方此土久相通。

秋容不减春容盛,佛号声中慧业丰。

(0)

古诗

陋哉苏季子,刺股学纵横。

愚哉朱翁子,富贵戕其生。

昂藏大丈夫,宠辱何容情。

皇天生我才,用舍随所令。

处则为龙潜,出则为凤鸣。

交游二十载,所得殊少人。

偶有相契者,薄言存其真。

亦有强谀墓,弃置不复陈。

颇怪世上人,白眼施贱贫。

盖棺亦已朽,谀墓文又珍。

曷不及生前,折节下斯文。

(0)

题画蟹

说是潭塘金爪蟹,邻翁分送到吾家。

今朝好过黄花节,只少一壶酒未赊。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